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兴汉季》最新章节。
道德经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光熹元年正月二十三
诏曰:其赦天下,惟用刑戮深刻,狱多冤人,自今已后,有犯者,将正厥辜。
如例,群臣请立皇后。
留中。
以皇帝如今的威权,私德,很难有人逼迫他什么,更不提立皇后这样的大事了,放在朝会上吵上四五天都结束不了的闹剧。
“臣尚书令颙,昧死进言。”
查阅着奏疏的皇帝望向何颙,皱了皱眉:“可。”
“以故典军校尉,领司隶校尉曹操中平五年谋大逆陈疏事:”
皇帝闻言心头一惊。
关于曹操,皇帝一直选择的方法都是冷处理,就是为了让这群人忽略掉这个人,没想到何颙拿权之后还是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他。
无奈,皇帝放下奏疏:“可。”
何颙义正词严的捧着奏疏,大拜之后,再说道:“中平五年七月,时议郎曹操与王芬谋废立......”
废立谁?
当然是孝灵皇帝。
皇帝揉了揉聚的有些疼痛的眉头,让谒者拿过奏疏,放在面前没有查看。
查阅过曹操生平的皇帝早就知道这件事,所以即便曹操早就有过外任地方考察的经历,皇帝也没有直接将他抬进朝堂,而是就任他的老本行,司隶校尉。
而这里面,其实也没那么简单,这里面牵涉了孝灵皇帝时期一桩旧事,也是曹操的政治污点。
先从王芬密谋说起,此次叛乱事件,牵涉人物众多,并造成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如曹操、许攸、华歆、陶丘洪等人均牵涉其中,甚至连刘备也受到了事件波及,并最终改变了东汉的历史进程。
王芬出任冀州牧,事在中平元年。
是年黄巾兴起,冀州又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因此王芬出镇,幕后的深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当时朝局而论,清流君子出镇叛乱地区,不见得是好事,以此论之,王芬出镇冀州,未必出自灵帝的善意(注1)。
而王芬在冀州的治理成果可想而知也并不理想。中平五年,王芬托言黑山军攻城略地,想趁灵帝巡幸冀州河间国的机会,将其废黜。(注2)
王芬起兵前夜,曾联络诸多名士,其中包括曹操、周旌、许攸、陈逸、华歆、襄楷与陶丘洪。
襄楷是个术士,“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术士是一个特殊的身份符号。改朝换代时,精通阴阳之说的术士,往往充当“天命的传达者”。
造反这种事,有個官方背书的也不奇怪。
华歆与陶丘洪、襄楷三人有“乡党”之亲,王芬怎么联系的他们不必多说。
华歆拒绝与否仅凭今日庙堂三言两语也难以断定,因此何颙也没有第一时间逮捕这一干人等。
周旌是豫州沛国人,与曹操为“乡党”,王芬能找上曹操,周旌想来是出了力气的。
南阳许攸,汝南陈逸,不必多说,陈逸与许攸,都与袁绍脱离不了干系,可想,这其中最关键的核心还是没能绕开袁绍。
当时皇帝的身体已经出了问题了,朝廷有心无力,且有廷尉暗中出力,最后,除了王芬自杀之外,曹操、华歆、许攸这些名士豪杰,完全未受影响,仕宦如故。
像襄楷这种妖言惑众的术士,事后竟然还被朝廷征召为博士。
“臣尚书令颙,请诛曹操,襄楷,华歆等一干人等。”
何颙盯着皇帝,目光灼灼。
他相信皇帝,在诛袁的选择上,放弃一个立场不明的司隶校尉不过只是皇帝的随手勾决罢了,即便他有功于皇帝,也不值一提,在这一点上,他以为,他与皇帝的立场其实是一样的。
皇帝拿着奏疏想开口,却不知该如何说起。
这一笔下去,曹操必死,刘备也得死,造成的巨浪可以把北方从幽州到冀州地区绝大部分郡县官吏统统掀翻。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朝廷是有这个实力的。
鉴于影响,皇帝选择谨慎一些的倾向,直接打回了这道奏疏,道:“朕初践祚,大索牢狱,实为不详,且依先帝处置如故。”
皇帝想了想,道:“以军功任官者,皆如故,不得以谋逆任免,冀州附汉家平定张纯者,依军功擢郡县尉。”
这就是在为汉灵帝最后一次的冀州清洗做补丁了。
何颙失望的低下头,暗自思忱皇帝的真实态度,这里面,他不明白皇帝的意图,到底只是为了保护曹操,还是在抹平这一事故将要带来的政治影响。
因为这关乎了他对待曹操的态度。
皇帝一贯的想法都有明确的针对性,比如针对袁氏,简单就是将袁隗袁绍扔回老家,逐步将朝廷的袁党瓦解开,这都是在何颙可以观察到的细节里。
但今日这事让何颙感觉很古怪,就如皇帝知晓这事一般,毫不犹豫的做出了与平时性格相悖的选择。
何颙当时不在朝,自然不知道这件事的后续处置。
王芬之乱虽然在中平五年同年即告平定,但事件的后续影响却始终存在。
比如前将军董卓,自汉桓帝时便活跃在并、凉二州,前后将近二十年;但中平六年,董卓却突然被灵帝召还京师。
董卓看着粗莽,但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强人,在看到朝廷的虚弱后,他不仅不肯奉诏,还率重兵进屯河东,威逼京师,“以观时变”。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兴汉季》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