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 / 2)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
“伯常所言,令我深有感触。”曹操长叹了一口气,眼光忽而悠远起来。
仿佛是心中有所触动,加之现在周围并无他人,路途遥远,曹操开始和张韩吐露了些许心迹。
聊起了这些年所见所想,从袁绍用计引虎驱狼开始,到后来讨董时看见诸侯彼此相争。
最后,聊到了一个叫做刘玄德的人。
引起了张韩的兴趣。
他奇怪的发现,这时候的曹老板,竟然非常欣赏刘备,而且最初联盟初起时,曹操到豫州老家,刘备自任高塘令被賊攻破后,到洛阳来与他们结识,还曾陪着他一同路过豫州招揽反董武装。
结果两人在豫州被当时的豫州牧黄琬揍得很惨,结果就是刘备回去找师兄公孙瓒,曹操差点没死在豫州。
一个是太监过继的家族后人,后又投靠了士族混得个高不成低不就;一个是满大街都有的汉室宗亲。
黄琬则是当时的豫州牧,靠刷黄巾刷出了无数名望。
而且还是依董政的军令“镇压”曹操等人,曹真那个倒霉的爹,就是死在这里,原本姓秦。
曹操收养了他的孩子,改姓曹,名为曹真,养在自己的家中,和曹操二子丕年纪相仿,都是刚在地上跑打的时候。
“那段时日,唯有刘玄德和我说过天下之乱,在人心离丧,若能聚心则能成事,当以仁义安世,令人心相聚。”
“我只认为,招揽非士族的人才方为重,应当进退有度、谋划有方,当以军略大势为重,如有势在手中,人心自会随行而来。”
“仁义易追随,而追随霸者则属于无奈。”张韩直接说道。
“可我却不似刘玄德,说不出至死不弃、为平定乱世、安置万民甘愿舍身这样的话,我自起事时开始,就该遇事冷静,凡事多思多虑以策万全,不会让追随我的人走到艰难境地。”
“换句话说,力求图胜,雄图霸业,不愿时局崩溃,需步履坚实。”
张韩深以为然的赞许点头。
还没等开口,曹操又笑道:“刘玄德当初心怀仁与德,而且行事绝对不会有半点迟疑,任何他要做的事,无惧旁人目光与讥笑,都会尽力去做。”
“譬如讨董会盟时,本没有邀请他,他却不请自来,天下诸侯无不对其此行各有评价。”
“哦?”这就让张韩觉得有些意外了,那个时候刘备名气不算大,汉室宗亲也不是什么高贵身份,应该不会有人评价他才对,“那时候,诸侯就已经对这位玄德公另眼相看了吗?”
“没有,”曹操摆了摆手,快速道:“诸侯都说他脸皮厚。”
哦,那还是符合我的认知的。
张韩哭笑不得。
曹操正色了下来,语气沉稳的道:“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心中有远大志向,所行不为旁人所惑,事前不畏艰难险阻,事后不为成败所困,这样的人很有魅力。”
“我也一样。”
这样的人其实也是世间少有,自省下来,张韩每每在人前做事、与人商议时均会不时的在乎他人目光。
偶尔有人关注时,心中会自问是否做事完善,是否说话到位。
“刘备,是诸侯中第一个曾与我话谈仁义的人,虽然我们相交时日甚短,所行之道也不尽相同,但你所说的话,和他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之处,是你这个人,你张伯常不在乎门第之故、不在乎德行如何,观念和寻常人不同,属异人也。”
曹操深看了他一眼,又道:“但从你嘴里说出来的仁义,我却更喜欢。”
“操可以向伯常保证,今后逐步以军令约束麾下军士,攻城不掠取,以政安民心,治下政令推行富民,待人以诚不予猜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曹操露出了和善的微笑,悠然自得的靠在了车壁上。
眼下局势尚好,试试张韩的方略也无妨。
戏志才的方略曾定下地域之取,张韩的方略可谓定人和之取。
天时不定,取地利人和以待之。
霸者行仁治,如能长此以往信服于他人,出行礼度、入则内省,坚持下去就是王道。
……
陈留郡内。
曹操兵马驻扎在陈留城外,依靠河流而扎营,这里曾经是张邈屯军的地点。
张邈军在陈留有六千余人,自讨董后守成有余,在逐渐平叛贼寇时,积攒名望,让陈留附近的壮丁乡勇大多参军跟随,以图建功立业、匡扶汉室。
当是时,张邈自小急公好义、政绩斐然的名声,得到了更大的宣扬。
陈留城之外,张邈率部亲自前往屯田,不予相迎曹操。
张孟卓个头不高,大腹便便,面上时常带和善笑容,两鬓已有白须,顺发缚于发髻,胡须修剪得短而密,于嘴唇两侧,下巴倒山。
与部将上马而去,临行前身旁有军师来问:“主公不去见曹公一面,或要遭致问责,我们已经查清了,他此次率军有两千左右,驻扎在小鞍山外,且引屯民数万,推行屯田垦荒之政。”
“嗯,不用去见他,各处敞开,为孟德行方便就好。”
张邈神色古怪的道。
从内心深处,他确是不太服气,以至于现在并不想和曹操立刻见面。
两人见面,不知道怎么渡过那一刻的场面。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