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借兵(1 / 2)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最新章节。
虽说朱瞻基对自己有些信心不足,但在他这个年纪能够独自领军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就更遑论这是带兵平叛了。
不过就像之前北伐的时候朱棣让丰城侯李彬给他当副手领兵一样,这次朱瞻基要去交趾平叛,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不可能说真的让他一个人领兵出征。
虽说是要锻炼朱瞻基,但锻炼也不是这个锻炼法。
所以这次朱棣还是派了一员老将来作为朱瞻基的副将,算是给他兜底。
因为有着北伐时和朱瞻基的交情,这个任务依旧落在了丰城侯李彬的头上。
“见过丰城侯,此次又要劳烦侯爷了,这一趟交趾平叛孤可就全仰仗侯爷了。”知道了丰城侯是自己这次出征的副将,朱瞻基便立刻来到了丰城侯府上,亲自登门拜访。
尽管他作为皇太孙又是主帅,理论上该是丰城侯去拜访他,但知道丰城侯才是自己这次出征的最大保障的朱瞻基还是主动登门拜访。
毕竟,朱瞻基清楚的知道自己去交趾平叛,想要能做出一点漂亮的成绩,就必须笼络住丰城侯李彬。
“太孙殿下太客气了,您才是这次平叛的主帅,末将该拜访您才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李彬当然不会傻到在皇太孙面前摆架子,而是一副以下属自居的态度。
而面对李彬的客气,朱瞻基依旧表现得很谦逊,同李彬说着客套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希望李彬能够在这次南下交趾的平叛当中能够多出一点力,好让这次平叛能够打的好看一点。
“太孙殿下请放心,末将虽不才,却也愿为大明尽己所能拼尽全力!”李彬把胸口拍的邦邦响,一副要尽忠报国的样子。
其实李彬和朱瞻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李彬想要投到太孙麾下挣一个从龙之功,而朱瞻基也想要招揽李彬增加自己的势力。
一时之间两人倒是宾主尽欢,一副君臣相得的样子。
虽说如今军中将领大多更倾向于郑王,就像当初倾向于汉王一样,但不是没有人下注在皇太孙身上。
毕竟朱瞻基这个太孙和朱高炽这个太子是不同的,他自幼深受朱棣的喜爱,几乎可以说是直接越过了太子被当成皇位继承人在培养。
而且文治武功,无论哪一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并不像太子朱高炽那样身躯肥胖,不善骑射。
固然,有着郑王朱瞻埈做对比,朱瞻基的表现虽好却又不够好,至少和朱瞻埈比确实不够亮眼。
但朱瞻基也有着他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嫡长子,在大明如今的状况下,只要朱瞻基自己不犯错他就是大明无可动摇的皇位继承人。
尤其是如今朱瞻埈去了海外就藩,而且摆出了一副他不争的架势,这就更加让朱瞻基的地位稳固了。
因此在李彬这样的勋贵看来,朱瞻基这个皇太孙的皇位是板上钉钉的,他所欠缺的也就是历练和足够的威望了。
而这次去交趾平叛,毫无疑问是给朱瞻基刷军功、在军中树立威信,同时也是给朱瞻基拉拢勋贵的机会。
在李彬接到要作为朱瞻基的副将去交趾平叛的旨意之后,自然有那消息灵通的京中勋贵来找他,希望他能够帮助朱瞻基把握好这次机会。
之前北征那一次本来是个很好的机会,但三千营的骑兵打不过蒙古人的骑兵,以至于本该立下头功的朱瞻基错失了机会。
如果只有这样倒也罢了,可偏偏那场大战中青玉卫用火炮告诉了世人时代变了不说,朱瞻埈的斩将夺旗、生擒敌酋,也着实展现出了极强个人实力,狠狠地刷了一把军功,成为了北伐的头功。
可以说那次北伐之后,勋贵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倒向了朱瞻埈,成为了郑王党。
其中作为代表的自然就是安远侯柳升,上次北伐的时候他作为朱瞻埈的副将,后来又是大军的先锋,论功的时候自然少不了他的。
虽说爵位没给提成国公,但却给家里的媳妇挣了个诰命,也把世袭的爵位从伯提升到了候,可以说是吃到了大实惠。
而李彬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北伐那一仗他虽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最重要的那一场决战中李彬和三千营表现不佳,这北伐的功劳自然也就要打个折扣。
除了一些常例的封赏之外,李彬在上次北伐里就没有捞到什么实惠了。
所以李彬这次这么积极,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次西南平叛的战争中捞到足够多的好处。
别误会,李彬虽然也算是大明军中的军头之一,但他想要的捞好处可不是什么吃空饷、倒卖军需之类的。
这些事情不能说没有,但不至于拿到台面上来由一位侯爵亲自操持。
对于李彬这种已经觅得马上封侯的人来说,所谓的好处是把自家的爵位更往上提一提的机会。
要知道除了洪武开国和永乐靖难这两场大仗打出来了大明现在的各位国公之外,就只有英国公和黔国公在几年前攻灭交趾的陈朝、为大明打出了一个交趾布政司时才有新的国公出现。
至于说两次北伐,因为是皇帝御驾亲征,没有立下真正亮眼的大功,是没法封国公的。
倒是当时朱瞻埈的功劳足够了,但人家是亲王,不需要这个。
如今北伐已经打完,大明已经基本上没有大仗可以打了,勋贵们想要提升一下自家的爵位,唯一还剩下的机会也就是平定西南了。
原本这是人家英国公和云南沐家碗里的肉,但这次皇帝却想要给太孙一个刷军功的机会,于是乎李彬的机会就来了。
这也是他此生最后封国公的机会,只要能够在这一仗中打的足够漂亮,即便是说这一次朱棣没有给他国公,等到了将来朱瞻基继位的时候,作为首个投靠太孙的勋贵,李彬觉得自己一个国公的爵位也是跑不了的。
所以在西南平叛这件事上,李彬格外的投入和认真。
“太孙殿下,说句不中听的话,咱们大明的将士大多都是旱鸭子,这水上的功夫不行,别说是水上作战了,就算是坐船从南京到交趾,这一路上可能都要折损一停人马。”作为勋贵高爵之一,李彬对于大明如今的士兵素质与水平是了解的,也将问题摆在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便从善如流的想李彬问道:“那从陆路进军如何?”
“不如何,甚至比走海路更糟糕。”李彬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很是无奈:“虽说大明与交趾之间的往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朝的时候就有了,但两地之间的往来大多还是靠的海船和陆地上的商旅。
这陆上的道路因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烟瘴丛生的关系,一直就不太好走,西南地区也就成了化外蛮夷之地。
在这一点上朝廷是吃过亏的,成国公朱能就是因为征讨西南病逝的,也是永乐一朝陨落的两位国公之一。
所以咱们宁可走海路颠簸一点,也好过在陆地上去钻深山老林!坐船从南京沿海南下,经泉州抵达交趾,是目前相对来说最安全的一条路线。
一者郑公公的船队已经走熟了航线,二者这一片海域的倭寇和海盗都被郑王殿下清缴的差不多了,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
再者,朝廷通过征倭已经培养起来了一支强大的船队,足以应对运输这次平叛的士兵和军需。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