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抗击者》最新章节。
回到家的席思雯,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李天明与李子枫对诗的场面,以至于母亲叫她吃饭她都没听见。
“发什么呆呢?吃饭了。”母亲说。
席思雯心不在焉地扒了两口饭之后,就打开了电脑开始搜索起陶渊明。
那个时候的电脑虽然没有满目琳琅的应用软件,但搜索引擎早已普及。
陶渊明的诗大多描写的是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抒发的是他在乡间生活的舒心愉快,字里行间里有对于官场的厌倦,对自己选择后的如释重负,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席思雯一手托着下巴,一手移动着鼠标,眼神紧紧锁在屏幕上。
席思雯好奇,这种好奇居然是今天突然才有的,她好奇古代男儿几乎志在考取功名,建功立业,为何陶渊明在正当壮年时选择归隐山林?
网上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人说,陶渊明起初的确有兼济天下的壮志,但他出身寒门,当时社会的高官几乎都被门阀士族垄断,如此一来,即便陶渊明为官再好,也难以晋升,仕途渺茫。
看陶渊明的官场履历,他的确做的都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官。
祭酒是汉魏以后官名,即国子监的主管官。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放到现代,陶渊明相当于大学校长或者教育局局长;
参军是指参谋军事,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沿至隋唐,兼为郡官;明清称经略为参军。
一个教育局局长既可以去当军事参谋,又可以当去当县丞,足以看出陶渊明那个时代官员任用之随意。
陶渊明的官职,说实话都是些芝麻小官,没啥政治影响力,他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还要苟合辱身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这使陶渊明的思想开始转变,躬耕自足、追求心灵的淡泊未尝不是另一种人生。
当然,也有人说,陶渊明其实本性就崇尚自由,追求心态的闲适和优雅,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思想转变的过程。
陶渊明的归隐被这类学者总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二是社会现实使然。
陶渊明在诗里写道,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后来辞职也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由诗可见,陶渊明宁可饿肚子,也不愿意继续在官场上阿谀奉承。
席思雯盯着电脑里“陶渊明”三个字,思绪停滞了很久。
高二的她,还在这个属于她的社会里厮杀,她好似已经习惯了拿着屠刀,全副武装,保持一个英勇战士的样子,她已经这个样子很多很多年了,她的目标如此清晰,就是打败与她坐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的同学。
陶渊明所放弃的,席思雯认为自己无法放弃,她在想,这是不是就是陶渊明成名的原因?
弃众人所不能弃,乐众人所不能乐者,伟人也。
“九点了,你还不写作业?”母亲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席思雯的思绪被霎时间拽回了现实,她赶忙关掉了浏览器,紧接着关机回到了自己的卧室书桌前,打开书包掏出练习册。
看着练习册中排列整齐的数学题,席思雯自嘲地笑笑,自己刚才在干嘛?
陶渊明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陶渊明与高考有什么关系?
那些古人究竟为何要为官,又为何要归隐,李子枫究竟能背出多少诗句,这些与上一个好大学有什么关系?
席思雯想着这样学语文效率太低了,背那么多诗,不过就是让古文理解顺畅点,作文文采好一些罢了,综合成绩的提高依旧要靠背考点,原来李子枫上私教课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怪不得他的成绩依旧不如自己。
席思雯想到这里,微微摇了摇头,开始做起数学题来。
只不过她睡觉前,居然心血来潮从书柜里翻出了搬家时没扔掉的《唐诗三百首》。
席思雯当然不是要背诗,她只是想找到李子枫说出的那句,自己没有听过的“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出自哪里。
原来,这是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郎士元是一名唐代进士,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其还是一位有名的才子,诗名甚盛,其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
安史之乱中,郎士元避难江南。
故诗句“避地衣冠尽向南”指的是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的意思,史称“衣冠南渡”。
后来,席思雯就在这首诗的背景,安史之乱的故事中睡着了。
其实,李子枫远远没有席思雯想象中的厉害,随意给一个字,李子枫就能立刻搜索出如此多的诗句,这明显不是半吊子上课李子枫的风格。
诗词比赛,只不过是李天明每次看到李子枫心不在焉时,跟他玩的游戏,为了让李子枫对这类游戏感兴趣,李天明都会提出比较诱人的奖励措施。
刚开始只要李子枫能背出三句,李天明那周就不布置家庭作业;接着李天明又提出如果李子枫能背出八句,不仅没作业还提前八分钟下课。
“那是不是我能背出50句,就提前50分钟下课?”记忆力正处峰值的李子枫兴奋一句。
他想的是,50句还不容易?干脆60句,上课前在路上抱佛脚,背完再上课,兑换一小时去打游戏,况且这60句自己只会越来越熟,然后就永远提前1小时下课,人生不能再美妙。
谁知,李天明说,“同样的诗句兑换时间的次数只能三次,三次之后若再想提前下课,要拿新的诗句换。”
李子枫:“……”
虽然福利打了折,但只要能不上课,李子枫还是愿意背那些在他看来毫无用处的句子的,而李天明这么规定,无非也是想让李子枫背的诗句多一些,每句巩固得牢一些。
当然,李天明也会抽空把每首诗背后的故事告诉李子枫,加深理解和记忆。
李天明这么做确实也是出于私心,因为他很想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及自己的专业教授给学生,既然在学校里当不了语文老师,那么私下补课顺带教教学生古诗词,也算是对李天明内心不甘的一种弥补。
“李老师,您不是给子枫补习的是英语么?怎么他总是在背诗?”有次李云生百忙之中抽空来接李子枫,朝李天明问道。
“我可没跟我爸说,肯定是司机说的!我一般不跟我爸说话!”李子枫事后解释道。
“原来你在车里抱佛脚……”李天明无奈。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抗击者》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