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农家状元郎》最新章节。

北军的将士,只有战死的,没有偷生的!

塞外,北风呼啸着,一顶顶帐篷中间,是独属于耶律可汗的汗帐。

北辽可汗耶律天聪听完身旁侍从的报告后忍不住勾起嘴角,揪着嘴唇上的胡子笑了起来。

“大誉,已是风中残烛了!”

包围北军、楚王纳降、大誉内乱,这一系列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信息,自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于北辽后,适合耕种人口稠密的燕云之地就成为了北辽最重要的地区。

而这将近二百年来,南方的大誉不断发展,人口甚至过了万万之数,田地尽数被开垦,到处都有鸡犬、作坊,堪称富庶。

这对于北辽国内上下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从大誉掠夺这些,唯有靠着每年的贸易才能一窥。

直到现在,他耶律天聪,终于能够完成先祖的夙愿,南下入主中原了!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包围北军,势必要吃掉这些人!”

耶律天聪歪头命令道,心中想着的却是消灭北军之后,北辽十万铁骑在大誉境内肆意冲杀,无人能挡的画面。

这对于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美好。

就在北辽大军即将完成对北军主力的合围之际,殊不知一支大誉军队正在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密州前线。

而在同一时间,京城以南二百里,陈平所率的数万大军已经抵达这里!

“京城。”

陈平抬首北望,此时身后大军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只因为在前面探路的斥候传回了消息,说是楚王的军队就在几十里外,再往前就要与敌人撞上了。

到了这一步,陈平也要面对此生最为重大的事情,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决定了。

他下令大军就地驻扎,准备制定对敌战术。

同时也是等待一下北军和西军的消息,看看能否再得到一些支援。

这真不是陈平谨慎过头了,毕竟这是他打出讨伐楚逆,拥立石嘉洛的第一战,如果胜了自不必多说,可一旦败了,对他对站在他这一边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甚至都有可能自此一蹶不振,直至被消灭!

事涉无数人的身家性命,陈平不得不慎重行事。

至于机会是否稍纵即逝?其实不然,北军被围他是知道的,但是已经有常德元和南宫明去救了,而且以北军的强悍战力,就算被包围也大抵不太可能被全歼。

也就是说现在北辽方面有北军应付,他暂时只需要对付京师的楚王就行了。

做好自己的事,陈平如是告诫着自己。

当陈平所部数万军队逼近京师,楚王也做出了他的选择。

他没胆子去拦截要北上救援北军主力的常德元,但是对付陈平,楚王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把握的。

至少他现在手握禁军与三衙的兵马,论人数和陈平旗鼓相当,而且京师武库里藏有整个大誉最为优质的武器盔甲,更别提皇宫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了。

就算是一直说空虚的国库,也还能搜刮到几十万两白银用来犒赏军队,毕竟这笔钱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九牛一毛,但他现在需要治理天下吗?

这笔银子发下去后,楚王所见到的,是数万禁军和上万的三衙军队声音振振的对他宣誓效忠。

那阵仗给楚王带来了勇气,击败陈平,再借助北辽铁骑横扫天下,加冕称帝的勇气。

所以,他才敢把大军派出京师,迎战陈平。

当陈平的讨逆军与楚王的军队对上时,京师只有不到一万军队驻守了。

对此,或许普通百姓想的只是安安分分躲在家里等待风波过去,而对某些有心人来说,这便是绝佳的机会。

南宫将军府。

“请转告苏大人,www.uukanshu.com老夫命不久矣,现在楚逆大军出城,京城空虚,正是你我行事之时!”

南宫问望着面前之人,喘着粗气挣扎说道。

而在一旁的南宫贺看到这一幕,心里一震,算是明白了老头子所说留下来的原因。

与此同时的皇宫城门,谢致远头顶钢盔,跟着前方的士兵一起巡逻。

“听着,陈平已经打到了京师外围,城内也有人作为策应,只要机会合适,吾等便搅乱皇宫,若是能趁机杀死楚逆自然最好,若不能也只需坚守一二日,就能等到援军!”

作为陈平的死党,谢致远在楚王篡权之后就遭到了清洗,被关进了大牢里。

只不过谢致远是谁?稍微用些银钱便买通了守卫,找了个人顶替他便逃了出来。

现在更是回到了他原先的手下这里,乔装成为了一个御龙弩直的士兵。

而他要做的事,便是里应外合,与陈平一起夺回京师。

这计划不可谓不胆大,但也不是他谢致远一个人在做,正如他所言,京城之中有太多对楚王不满的人存在了。

否则,他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就从大牢里脱身。

同一时间,苏家小园,苏依依握着明诗的小手默默祈祷,祈祷陈平能够战胜楚王,祈祷京师安然无恙,祈祷大誉可以顺利度过这次危机。

与之一同祈祷的,还有北岳书院的程诚,以及,那上千学子!

总之,在这个天启十九年的初始,大誉彻底乱作一团,无论内外!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农家状元郎》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大明:家妻上将军

心中下雨

我的训练家模拟器

疯狂沉默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蝉动

江苏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