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
粮食统购统销是根据地的管理模式,集体农场收获的粮食都必须入库。
因为集体农场工作者真正的家是在城里,农场没有水泥混凝土筒仓,甚至于住房都是简易窝棚,根本不能过冬。
集体农场的收获上交三分之一,接下来的当然是留足口粮,把余粮卖给根据地公营粮店。
留足口粮不是每家每户存放可供一年所需的粮食,而是把数量记载在户口簿上,粮食早就入库了。
农民每个月可以拿着户口簿去公营粮店领两次粮食。
集体农场存的是麦子、高粱、荞麦等等,领回家吃的是大麦扁、高粱米、白面、荞面、黄小米等等加工好的粮食。
兑换比例当然是经过测算的,要保证粮店、粮库有薄利,还要不能让农民觉得吃了亏。
面粉厂、米厂规模化生产白面、黄小米、荞面等等,跟一家一户推磨盘相比较成本优势明显。
总而言之,根据地只能采取军管的模式,所有的军民都必须提高警惕,要让来犯之敌抢不到粮食、抓不到人。
历史依旧,后金军果然在八月三日从伪都盛京出兵,五天后到达广宁北面白土厂。
以科尔沁部为首的蒙古诸部都各自集结了本部兵马前来助战,合计出兵一万五千余骑。
祖大寿不是草包,恰恰相反,此人不仅仅勇武还颇有心计。
一个月前,妹夫辽东总兵官吴襄亲自押送两万石粮食来大凌河城之时,断言后金方面不可能容忍大小凌河之间的沃土被我军占据,必来攻打大凌河城。
祖大寿知道吴襄打仗不行其他都很行,见他如此积极送粮食和石碳,心里欢喜。
所以亲自率领关宁军监督、驱使班军和民夫日夜赶工,在修城期间舍得花本钱,最起码让班军和民夫能够吃饱。
祖大寿派遣族弟祖大乐、长子祖泽润,养子祖可法、家生子祖宽等等亲信将领率领铁甲家丁探查大凌河城东二百里方圆。
所以后金军哨马出现在义州和十三山驿附近时就和祖家铁甲家丁打了几次斥候战。
根据经验判断后金军的大部队没几天就会杀来。
为了降低粮食和柴火的消耗,祖大寿只留下五千班军协防,撤走了一万五千民夫。
由于祖大寿、吴襄极度重视,跟历史上的大凌河城在被后金军团团包围时仅仅是个半成品截然不同。
如今的大凌河城城墙高三丈三尺,大部分的城堞也已经修好,五千班军还在抓紧时间完成剩余的。
城中有兵马一万五千,骑兵不低于五千,诸位将领的铁甲骑兵家丁的人数相加超过一千五百。
由于城池是刚刚抢修,并没有屯民, c只有来自卫所的五千班军。
明末卫所军虽然早就不堪使用,但是班军跟民夫相比较,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最起码这些人听得懂号鼓,懂得军规。
现在的大凌河城城高墙厚,不缺水源,粮草、石碳能够维持半年由于。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