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最新章节。
秦文远于“乾封”二年的春季,闻得皇上欲使儿子于隔年年初完婚的消息后,便携诸位夫人进驻洛阳新建的王府之中,一是使诸位夫人准备儿子的婚礼,二是因秦世勣身体之故,恐怕不久于人世,他这位秦世勣的亲侄儿,也是徐世勣这世上惟一的至亲子侄,自然要床前尽孝,给叔父留下有人养老送终的念想。
秦晓乐与太平公主大婚过后,得封驸马都尉,仍掌管金吾卫一军,便是这小子事业、家庭皆春风得意之时,秦世勣此时已然是病入膏肓,秦文远用道门心法配以系统中的药品,助其最多能续命一年。
秦世勣知道自己身体的情况后,于府中大笑对侄儿徐天言道。
“想老夫已过七十高寿,早已将生死看透,得贤侄续命,也算得是逆天改命了,此生再无遗憾,想如今秦家枝繁叶茂,足能挤入世家大族之列,老夫甚是欣慰,便是此时去见祖先,有侄儿这等万世不出的英才看顾徐家,当无虞也!”
其实,秦世勣此番话语有意犹未尽之意,却是他自知秦家有今日之成就与自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想他此生从瓦岗落草开始,直至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君王,对大唐倒是功勋卓著,却是于秦家的发展没有尽过半分的力。
如今垂暮之年,这老东西因固有对李家的忠心,眼看李治柔弱,不堪为帝王,有心使秦文远于李治的几个儿子之中,择其能担大任者辅佐,使其登上皇位还李家的江山,这样他便能于九泉之下见得李世民时,也能有面。
他倒是敢想,却不敢与秦文远说出此事,慨因这老鬼知道侄儿无意官场,心性淡泊,除了不遗余力夯实家族的根基之外,至于何人当皇上、坐江山与他有何相干,且、这位侄儿的思想中自来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于他的心中,只要能使天下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四海升平的能人,那便是个好皇帝,至于这人姓什么,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便是秦世勣心中最大的遗憾。
秦文远听叔父之言,见他说到秦家无虞后再不言语的表情,大致猜到叔父心中所想,不禁为这老儿的愚忠甚感悲哀,却是面色不变与叔父言道。
“叔父余生之年,休得操劳国事,如今天下太平,盛世之景,想必也是叔父等前辈昔日随先帝打江山的初衷,现今之民生、国情,应该说已然实现叔父等老一辈臣子的愿望,所以,何不使天下大事顺其自然,按着自生发展的轨迹运行呢。”
秦文远此话,彻底堵死徐世勣欲想他参与朝政,临终还要提出使人为难,不切实际的想法。
此时,大唐朝廷之中,李治却是因闲得欲想筹建“明堂”以彰显皇家之威,为了尽快考证清楚建造“明堂”的相关事宜,又改大唐年号为“总章”,当真是闲得蛋痛。
所谓“明堂”,乃是帝王祭祀上天、供奉先祖、接受朝贺、颁布朝廷政令的场所,是王朝的标志和皇权的象征。
李治所以如此,想必也是受武则天将洛阳宫改名为太初宫的刺激吧,这位皇帝如今是朝政之事插不上手,自然得寻些事情来做,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寻得使自己存在的理由,使朝臣对他这位皇帝,尚存敬畏之心。
秦世勣自那日被秦文远说出的话语堵住心中所想后,叔侄间再不言朝廷中事,倒是使关系相处融洽,使他终是在回忆秦家的过往,自己这一生的经历中,带着平静的心绪走完他最后的时光,或许、带着对大唐帝国深深的眷念,于“总章”二年(669年)的最后一月,去见他忠心的主子李世民。
秦世勣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李治闻秦世勣死讯为之悲哭,下旨朝廷辍朝七日,册赠徐世勣太尉、杨州大都督,赐谥号为“贞武”,上谕中更是言及秦世勣乃帝国神武将军,如今将星陨落,使帝国臣民共祭奠之。
稍后,李治再下旨,使秦世勣遗体陪葬于昭陵,吩咐司平太常伯杨日方监护丧事。
秦世勣下葬之日,李治传旨秦文远,使其率百官为秦世勣送葬,自己却携太子李弘登上未央宫故城,于城楼上望着慢慢离去的秦世勣的灵车痛哭,其悲痛当真到了极点,使见到此幕的朝臣皆受感动。
李治的悲痛,其实是感痛失良师,加之、自己如今的处境有感而发。
秦世勣的坟墓规格按照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得鞬山的形状建筑,以此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秦世勣的丧事结束之后,李治与秦文远有过一番彻夜长谈,言及使秦文远出任大唐七位宰相之首,却遭秦文远婉拒,李治无奈,待秦文远提出辞去大唐辅国大将军之职时,李治允准,却同时册封秦文远大唐镇国大将军,并赐丹书铁券和天子剑,言及大唐有危难之时,秦文远当领军平乱,匡扶社稷。
秦文远辞职再获册封,当真是换汤不换药的事,受此殊荣之后,已存离开洛阳的想法。
这日夜晚,秦文远唤儿子秦晓乐于书房中秘谈。
“为父不日将离开洛阳,吾儿于朝廷中当好自为之,休得使为父担忧,如今朝廷,如为父所料不差,皇后不久将登基为皇,想天下之事,自有他运行的轨迹,吾儿要懂得顺势而为的道理,方为立身之本,切不可受人鼓惑而行逆天之事,如今你已成家立业,往后的路,靠你自己的判断而行,如有不决之事,可使陈老三传信于历城你长兄之处寻求帮助,慎之、慎之!”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