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最新章节。

“原来,你也用司丹康?”

“对啊,不过我的已经用完了,好几天都没抹了。”

司丹康是目前最风靡的男士高端头油,在江南地区的头油市场的销量和知名度都是遥遥领先。

包国维前些天去秦府时,用了一次秦家大少爷的头油,他用的也是司丹康。

但是司丹康大概有好几种不同的配方,秦大少爷用的是柔顺牌司丹康的,效果大概和郭纯的不尽相同。

三人吹了一会秋风,学堂中走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大概是其他班的教员也都结束了训话,给学生们处理杂事的自由时间了。

没有要紧事干的学生来到了操场,大多都是男生,也有不少女生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散步。

还做单杠的、围着着操场跑步的,还有些男生带着球已经占了一个球场,开始打篮球了。

当然也有些人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蹲坐在地上,聚在一起,一边吹着秋风一边打纸牌麻将。

提到麻将,就不得不提起胡适之了,他曾在日记中批判过自己:“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结果第二天接着打牌不算,第三天还在打。由此可见麻将在民国对缺乏娱乐手段的人们吸引力有多大。

操场上总共就四个篮球场,此刻已经被人占去了两个。

“别休息了,我们先去占个位置,不然过会球场怕是要给人抢完了。”

郭纯见自己的朋友还没来,便提议道。

“好,早就等不及了,快开始吧!”

说这话的是陈金华,郭纯就瞥了他一眼,没回他的话,而是看向了包国维。

包国维轻轻点了一下头,郭纯就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站起身来笑着说:“走!试试你投篮投的怎么样,想打真的,还得等等龚德铭他们,应该过会就来了。”

三人走过去将一个篮球场占住,这球场篮筐上标了一个“叁”,所以被叫做三号篮球场。

球场的地面很平整,连一点杂草也看不见,只有几片被秋风吹过来的枯叶,看样子即使是在假期期间也有人使用或维护。

“球给你,试试投的怎么样。”

几人站在篮筐三米外,郭纯将怀里的篮球递给了包国维,想要测测他的投篮水平。

对于投篮这件事,包国维还是挺有信心的。

此前包国维曾从张四五那收到过一把青帮短刀,耍的时候就冒出来过练习飞刀的想法。

后来虽是没有真的打造几把飞刀练习,但是却用石头测试过投掷,效果十分不错。

因为大脑过载可以提升对身体的掌控能力,再配合上强记来记住清晰地回忆上一次的发力方式,就可以一次扔的比一次准,准头越打越好。

包国维接过球,却没有直接去投,反而后退好几步,站在距离篮筐大概七八米外,这是三分球的距离。

看到包国维这个举动,郭纯和陈金华都有点懵:投个篮站这么远干什么?

这年头还没有三分线之类的规则,甚至篮球比赛还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的正式比赛项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站在这么远的距离投篮的。

“包国维,你怎么站这么远投?”

郭纯问道。

“不是测试投篮能力嘛,自然是站的越远越好。”

把自己的“特长”都藏着掖着并没什么好处,况且加入喜马拉雅山篮球队应该能结交到不少人情关系。

当然,这都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包国维拿到球之后就手痒了,想露一手。

包国维拍了几下篮球试试手感,篮球砸在坚硬的泥土地上富有弹性的跳动着,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将球抓起,包国维全神贯注,开启了大脑过载。

他明显的感觉到眼前一切物体运动速度都仿佛变慢了许多,能清晰的看到落叶飘舞的轨迹,感知到肌肉的伸缩跳动。

凭着感觉随手投了一个,准头还不错,起码是飞向篮筐了,磕磕绊绊的嗑在篮筐挡板上,又被弹到了旁边。

这是向上投的力气偏小了,角度也不对头。

陈金华见状立刻跑去将球捡起,递给包国维,然后又去站在篮球框下面,显然已经做好了多次给包国维投球的准备。

包国维接过球,依旧站在站过的地方,脑海中迅速回忆着之前的发力方式。

他在尽量还原出刚才一投的基础上,将发球角度稍微向上调高,稍微加了点力气,这一投,磕到了篮筐上,蹦跶了好几下,进了。

“好!包国维牛啊,这么远都能投中!”

郭纯随口喝了个彩,这只是给包国维面子而已,虽然这个投篮的距离有点远,但只投中一个说明不了什么。

“再来!”

听到包国维的话,还站在篮筐旁边的陈金华把球捡起,扔了过来。

陈金华扔的不太准,好在包国维能够看穿篮球的运动轨迹,预判落点位置,快速移动几步,就接住了球。

他回到刚才投篮的位置,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一次他只是微微调整了发力状态,很快就投了出去。

篮筐被砸的“铛铛”响, www.uukanshu.com那球在篮筐上弹了两下,果然还是钻了进去。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魂破九天秦朗

浊酒一湖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承包大明

南希北庆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开普之鹰

鲇鱼头

蝉动

江苏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