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城遗梦》最新章节。

四高台自从出了栓子的丑事后,大人们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了。白天该上学的必须去上学,不上学的也不让出村玩,夏天不让孩子去大渠里洗澡,冬天不进九不让孩子们去滑冰,晚上更是不让孩子们出门了。

清洋和清泽这两个家伙自小就很淘气,从5岁以后就经常和郭凡两兄弟一起去田间爬瓜(偷瓜的意思),背着大人去北大渠洗澡。有一次,清洋哥俩帮郭凡家拾破烂,竟然把村边的一个小棚子拆了,因为小棚子是用铝丝捆绑木棍搭成的,拆这个小棚子就为了给郭家兄弟找点铝丝卖钱。总之,小哥俩所做的一切都让春生两口子很头疼。

1984年秋天,清洋、清泽已经六岁了,但由于生日小还要一年才能上一年级,韩春生两口子商量后决定提前一年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天晚饭后,两口子提着两瓶“佳酿”,拎了五斤自家鸡下的蛋,趁着夜色来到小学校长张金忠家里。张金忠刚吃过晚饭,看到韩春生两口子来了,马上招呼着让他们进了屋。

当韩老婶把让俩孩子上学的想法说清后,张金忠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

“俩孩子岁数太小,还不够上小班的年龄,之前玉才也因为这事找过我,他家俩孩子和你们家的一样,都不让人省心......这样吧。我明天和周老师说说,看看能不能把几个孩子加在小班里,当个旁听生,明年再正式上一年级。”

得到了校长的允诺,韩春生两口子千恩万谢。临走时候张金忠说什么也不要他们带来的东西,推搡了半天才肯收下。

转天下午,周文英老师在放学后先后去了韩春生和郭玉才家,她告诉家长孩子们可以去上小班了,但明年才能正式上一年级大班,还告诉他们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品。

当天夜里,韩老婶半宿没睡,连夜给两个儿子缝制了漂亮的小书包和铅笔袋子,还用草纸定了四个小本子,兄弟俩每人两个本子,两支铅笔。

第三天一大早,韩老婶就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上学了,在校门口还看到了郭凡两兄弟,但是郭凡和郭成每人提着一个用半个面口袋改成的大书包,里面却空空的。当天下午,韩老婶在接两个儿子放学时,给郭凡两兄弟每人带来一个新书包,书包里有两个本子、每个笔袋中也有两支铅笔。郭家两兄弟收到了这样的礼物真是高兴坏了,抱着书包一个劲的说:“谢谢老娘!谢谢老娘!”韩老婶抚摸着俩孩子的脑袋,告诉哥俩一定要好好学习。

四高台小学坐落在李台的东南角的一块高地上,前面是那条无名小路,小路南面就是郭台。学校有两排土坯房,前后各四大间,1-4年级在前排,5、6年级和教师办公室在后排。学校里连校长一共有13名教师,其中8名公办教师。

学校的学习或办公条件很简陋,虽然村里通了电灯,但是学校一直没通电,傍晚或者阴天的时候,办公室光线很暗,老师们会点煤油灯,教室里面看不清,学生们只能点蜡烛学习了。

在一年级的教室里,白灰墙面已斑驳不堪、下面的墙皮多半已脱落,露出麦秸和泥土,水泥抹制的黑板已经发灰,八排课桌几乎没有一张是囫囵的,很多桌腿、板凳腿用木条加固着,尤其在最北边小班的两行课桌,面上有很多洞,桌腿下面垫着砖头,教室东北角是一个用砖头围起来的煤圈,里面堆放着去年没烧完的煤球和煤灰。郭凡、郭成、清洋、清泽就坐在教室东北角煤圈前面的那两张破旧的长课桌边,开始聆听周老师的讲课了。

一年级加小班一共有32个学生,其中小班有8个孩子。周老师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孩子们语文和数学。上课时,周老师讲课后通常要让孩子们回答问题或者做练习,一年级那24个学生总有犯错误被罚站或被打手的惨痛教训。这时候,坐在教室角落的清洋等人就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开始,周老师不想让小班这些孩子参与进来,但有时候大班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却无意间被这四个小班的孩子完美的解答了。从此,周老师开始关注这四个小班生了。

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周老师破例地多印制了8份试卷,让小班学生和大班一同考试,结果清洋、清泽、郭凡、郭成四人都考了双百。考试后,周老师找到校长张金忠,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天下午,一年级有八个学生相互调换了座位,清洋、清泽、郭凡、郭成四人被调到了从南边数的第五、六列的最后面,而以小玉子为首的三个女生和一个叫张力的男生在哭泣中被调到了最北边的小班。

一年级教室内的排座顺序,从南往北每两列分别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小班的顺序编排,几个小家伙荣升“差等生”行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天放学后,四个小伙伴轮着书包,一路上欢呼着跑回了家。清洋和清泽到了家里就和正在做饭的韩老婶吵吵着:“妈!妈!我们今天成了差等生了......”

“成了差等生,你俩高兴啥?”

“我们进大班了,不是小班了,我们是一年级的差等生了!”

俩孩子再三解释后,韩老婶才明白是周老师给几个孩子调换了座位,从小班升入一年级了。从那以后,四个小伙伴又经历了中等生的座位,到1985年的第二学期,四人都坐到了教室的最南边那两排,而且先后得到了周老师发的课本,坐着平整干净的板凳、伏在整洁的课桌上、紧邻宽敞明亮玻璃窗,优等生的“待遇”真好呀!

虽然学习条件艰苦了一些,但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欢乐多彩的。孩子们在这里学到了知识、知晓了礼仪、强化了纪律、增强了道德,而且认识了很多伙伴,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坏习惯也渐渐改掉了。

周文英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他对每一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她爱孩子,如果孩子们有学不会的知识,她总是在放学后留一些学困生在教室里补课,直到他们学会为止;她爱孩子,如果孩子们违反了校规校纪,她会用红柳教鞭在孩子们左手手心里抽出一条条红红的印记......家长们都知道周老师管教孩子很严格,也都希望这样严格的管教,每次孩子挨周老师打了以后,不敢和家长说,因为一旦家长知道了孩子犯错了,也许会再被家长暴打一顿。

1986年,清洋几个伙伴已经上三年级了,从二年级开始,清洋就开始当班长了,而且这三年来清洋、清泽、郭凡、郭成几人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一直是两个100分。这离不开周老师的辛勤教导,更离不开韩老婶对几个孩子的严格要求。韩春生两口子文化都不高,所以两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为此,韩老婶每天都要监督几个孩子认真完成作业,而且在完成作业后,每人要用铅笔抄一遍课文,当做练习书法。

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韩家四个孩子写字都很周正,说话做事都比别人家同龄的孩子更稳重一些。因此,周老师经常让清洋或清泽帮自己用铁笔、蜡纸和钢板刻制一些试卷,然后让郭凡等人用墨滚印刷,孩子们做事不注意,经常会弄得衣服上沾满了油墨。

孩子们愿意帮老师干活,再脏再累也不怕。每到冬天,男孩子们都要分成组,每天早晨六点到学校生炉子。通常在华北平原的冬天,北风呼啸的黎明前,韩清洋兄弟俩顶着星光、踩过盐碱湖的冰面,再翻过一座矮墙,然后用带着棉手套的手轻拍着纸糊的窗户:“郭凡、郭成该走了!”这时,屋里的手电筒随之亮了起来,紧接着一盏油灯被挑亮。在昏黄的灯光下,哥俩飞快地穿着衣服,斑驳的身影映在窗户纸上,像是在上演皮影戏。约摸过了三五分钟,油灯熄灭了,兄弟俩背着书包,郭凡打着手电、郭成抱着几根劈柴出了屋。

四个孩子顶着北风,穿过一片芦苇地,来到了四高台小学的教室里。此时,高年级教室的炉子已冒出了黑烟。四人手忙脚乱点燃了茅草、扔进了炉子,待火旺了起来再慢慢往炉子里添劈柴,等柴都烧着了再慢慢地分两次往炉子里添煤。待烟囱里的黑烟变成了青烟,四个孩子才从书包里拿出了从家带来的玉米饽饽,放在炉膛上的火筷子上加热。等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早餐烤热了,八只小黑手捧着饽饽啃了起来。

孩子们爱干活,但是孩子们更爱玩。只要有时间,几个伙伴在放学后就会到村子里那片盐碱滩中玩耍。但不知怎的,在这几年间,这片盐碱滩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寸草不生,只有一些碱蒿的荒地,不经意间长出了几株黄菜。黄菜的学名叫黄须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于盐碱地、海边沙地或者滩涂。

黄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护肤养颜、延年益寿。据说黄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微量元素,有降压、理气、化痰等多种功效,而且对手足麻木,经络不通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黄菜和碱蒿长得很相似,当时有很多村民把黄菜误认为碱蒿。第一年出现的这几株黄菜根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第二年、第三年,黄菜的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三年以后,整个盐碱滩竟然长满了黄菜。

春天,刚刚长出的黄菜幼苗像地毯一样铺满了这片盐碱地,翠绿的幼苗中经常有一些鹅黄色、红色、紫色的幼苗混合着,有的地方开着几朵金黄或紫色的小花,给这块地毯点缀了色彩、增添了无限生机。几个伙伴放学后经常在这片地毯上玩耍。男孩子爱摔个跤、比个武,经常滚得满身汁液,几个女孩子摘几朵小花,别在耳朵上,漫步在绿毯之上,哼吟着童年的歌。

夏天,绿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大棵黄菜,下面粗根壮茎上的叶子虽已枯黄,但上面的穗子却总是油绿油绿的。村子里的人们来到这里,用镰刀割掉上面的嫩叶,放在竹篓里,弄上一二斤就能做一盘美味佳肴。养猪的马大奶总是背个大竹筐,她每次来都要割几十斤背回去喂猪。任凭人们怎么索取,每场雨水过后,嫩嫩的穗子又会重新长出来。

秋天,天气凉了,黄菜也不再吐穗。在这片盐碱地上留下了人们行走时的羊肠小道。韩春生总是在秋收前领着自己一家子、并且招呼着玉才父子三人,两家从东西两头开始收割这些黄菜,整颗割下来就直接在地里晾晒,在秋收前把晾干的黄菜茎秆攒在一起,这些柴禾够两家烧半个冬天了。

每逢分洪或雨水多的年头,盐碱地就变成了盐碱湖,到了冬天,湖水就结成了冰。春生这时会给孩子们做几个冰滑子,所谓冰滑子就是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的架子,在下面两条秤上钉上钢筋或是安上两根三角铁,孩子们坐在上面,双手握住两根钢钎往后撑冰面,于是就可以在冰上自由驰骋了。盐碱湖的四周是四个台的房屋,西北风吹到这里就很小了,因此冰面特别平整。冬日里,不仅四高台的孩子们、甚至一些外村的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滑冰、来这里玩耍,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1987年,四高台村迎来了三件好事。第一件事:清远县要修一条从大蒲洼通往东堤头的公路,并将这条公路被命名为“大东路”。大东路恰巧贯穿四高台村,原来那条无名小路顺理成章的纳入了大东路的版图。“要想富、先修路”,四高台的村民都为此而高兴,不过也有一些老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会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如果家里面没人看着,在公路上玩很容易发生危险。

然而,在修路过程中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村子有相互连通的东西南北四条大渠(北大渠就是龙凤河的一段),以前从BJ排污河分流下来的洪水会灌满几条大渠,水多的时候会淹没农田和庄稼。这些年国家加强了水患治理,分洪的年头越来越少了,四条大渠平日里只有半渠深的水。在村子西头,无名小路与西大渠交口处有一座古老的石桥,石桥的四角各种有一棵大槐树,石桥的修建年月和四棵树的具体树龄谁也说不清,但从几人合抱的树干来看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为了拓宽公路,必须砍掉这四棵树。但在砍树那天,遭到四高台老人们的阻拦。老人们说这四棵树是四高台的风水树,砍了对村子的风水不好。双方争执不休,最后大蒲洼派出所来了几位民警,制止了村民的行为。

两棵参天大树很快倒下了,一旁的老人居然掉下了眼泪,也许这几棵树承载的不仅是村子的运程和风水,更承载了他们儿时或年轻时的记忆,工人们砍掉了一棵树,他们就失去了一份情呀!

当工人们砍倒第三棵最粗最壮的那棵树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树干中流出了很多红色的液体。伐树工人也吓傻了,在场的村民激动了、震怒了。人们吵闹着、呼喊着,说这几棵树已经有了道行,砍伐会遭报应的......

修路发生了这样的怪事,工程也因此暂停了几天。几天后,砍倒的三棵树被锯成段、拉走了,剩下最后一棵槐树没有砍。后来路修好了,石桥没有拆除,在石桥旁又修建了一座与其同宽的钢筋混凝土桥,两桥分作异向车道。石桥旁只剩下一棵大槐树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依旧给过往的路人提供一片阴凉。从此,村民们习惯在茶余饭后谈论这件奇闻趣事。

伴随大东路竣工的好事,还有两件好事也接踵而至。不久前,乡政府派专业人员勘探,在原生产大队、现村委会旁打了一口深水井,用电泵抽水上来,并且用管道将水输送到了各家各户,村民们终于告别了挑水吃的年代,从此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四高台小学不仅通上了自来水,而且架设了电线杆,通上了电。教室里有了电灯,老师和学生们再也不用点蜡烛上课了。

12、15、17、18存在敏感词,我尽量修改通过,不好意思!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清城遗梦》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More+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随风漫步

逆袭1988

拾寒阶

超级修真弃少

木木鱼猫

我能看见物价表

十门吹牛

火爆全才仙医

一叶风流

陈东王楠楠

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