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三国之谋伐】【】

秋风萧瑟,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上,密密麻麻无数黑点涌动。

朝廷大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拥有精良的装备以及先进的器械,阵型排列整齐,在气势上就稳稳压过西凉军。

马超出阵挑衅,关羽勃然大怒, 提刀上阵。

而远在雍县城头上的沮授,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底下二人离得越来越近,很快交锋在了一起。

在来长安之前,陈暮曾经与他私下会面过,那时他说的话,全都历历在目。

“我二哥这个人, 平时别看待士兵亲如手足,但实际上傲气也是有的, 鄙夷那些高高在上者,而对平民百姓以及底层士兵都很不错。”

“最重要的是他有时候自己拿了主要,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跟他相处,需要用对方法,千万别和他对着干。”

“我知道公与晓得如何与他打交道,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与二哥打交道这事,是指怎么让他听话。”

“让一个人听话也要讲究方法不是吗?”

“什么方法?呵呵,其实挺简单的,用道德绑架他就行了。”

“你不知道什么叫道德绑架?没关系,我教你。”

想起陈暮教的办法,沮授的嘴角就不由得翘起来,陈子归不愧是陈子归。

洞悉人心,就连自己的兄弟都会算计。

不过沮授也不得不承认,陈暮是对的, 因为有的时候对付那些形成固定思维的人,巧妙的引导确实要比强硬的姿态有用得多。

反正是为了彼此双方都有一个好的结果,用聪明的引导方式难道不比错误的方式强吗?

远处战场上, 关羽与马超已经打成一团。爪黄飞电与里飞沙宛如两只白龙在咆孝,不断转变着位置,互相撕咬盘旋。

而坐骑上的主人则刀枪相交,关羽前三刀极为刚勐,但这次他并没有使绝招,而是就这么直冲过去,两马第一回合交错,电光火石间刀枪已经相撞。

紧接着二人调转马头,如一个旋转的太极图一般,原地转圈圈,周围尘沙溅起,青龙偃月刀划过一个绚烂的弧度,重重向着马超噼去。

马超横枪架挡,浑身虬结的肌肉迸起,咬牙勐地一推,将关羽袭来的刀刃推开之后,手中长枪如银蛇般向着关羽面门刺来。

关羽侧身扭开,长刀斜撩偏抬, 将马超变招划向自己的枪尖荡开,再一拍刀柄,让刀尖往上向着马超挑了过去。

马超同样躲开,二人来回兜圈圈,顷刻间就交手了三十余回合,打得昏天黑地,尘沙漫天飞舞。

“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冬!”

“呜呜呜呜呜呜呜!”

这边朝廷军管亥亲自擂鼓为大将军助威。

那边羌人和氐人纷纷吹响号角为他们的神威天将军加油助力。

双方士兵高昂呐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关羽战到二三十回合的时候,对马超的实力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估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谋伐】【】

此时的马超应当比颜良文丑稍微差一点,若要杀他的话,大概一百回合以后,就能将他斩杀。

不过沮授前几日交代他的事情还在脑海中不断回响,一时间让关羽颇为为难。

原来当时沮授就说过,马超性格暴烈,为人冲动易怒,等到两军阵前,必然会前来主动挑衅。

到时候关羽可以出战,但要羊装不敌,只要抓了马超做要挟,以大义逼迫马腾,就能够利用马腾平定西凉。

这不仅是沮授的想法,也是陈暮的意思。

因为陈暮很清楚,历史上曹操进攻西凉,从公元211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15年韩遂去世。

中间花了足足四年的时间,驱逐马超、大破韩遂、消灭宋建、横扫羌、氐,历经数战,虎步关右,这才勉强将西凉平定。

陈暮可没那么多时间学曹操,所以利用马腾和韩遂,逼迫他们投降归汉,就是尽快平定西凉最好的办法。

马腾那边其实很简单,由于马超叛乱,朝廷只要抓住马超,就能名正言顺地将马超处死,若马腾不想儿子死,就得乖乖听从朝廷指令。

韩遂那边稍微麻烦一点,历史上一直到死都没有投降曹操,不过阎行来洛阳之后,就对朝廷的实力十分畏惧,或许可以从他那边想办法,分裂韩遂的势力。

这次马超韩遂来犯,沮授就已经定下策略,利用马超性格易怒的特点,故意与他缠斗,纠缠之际,卖个破绽,羊装不敌后撤。

沮授算到以马超暴烈的性格必然来追击,等跑到自家阵前,关羽再以拖刀计用刀背将他打落下马,接着早有准备的管亥关平等人一拥而上,将他擒住。

如此马超势力首脑被擒,军心大乱,剩下韩遂一支军队,独木难支,且阎行不想与朝廷为敌,因此此战必然大获全胜。

严格来上,这种手段其实并不光彩,正常情况下,关羽断然是不会接受这种提议的。

毕竟他为人骄傲,在战场上对敌多年,很少使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只不过很少不代表没有。

陈暮就曾经研究分析过,关羽有过两次使诈。

一次是古城计杀蔡阳,另外一次则是在长沙用拖刀斩对付黄忠。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大明:家妻上将军

心中下雨

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

凉学丽

我的训练家模拟器

疯狂沉默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蝉动

江苏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