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历史的调查员(上)(2 / 4)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最新章节。
“我只是说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但不是指历史上完全没有一点端倪。在你的故事里,你是不是把这本书称作为夏正,也叫之为通书长历?”
李明都说这两个名字都是他在回归时的惊鸿一瞥中望见的,不知真假。
“其实这两个名字……”
时晴从她的包里取出了一块玻璃似的笔记本电脑。李明都认得这是一种新型的笔记本,不带键盘,可以直接在固体上投影出一小块分辨率为4,不超过80*60的键盘来,也可以把投影当做第二屏幕,用在“玻璃”上触摸的方式进行输入。
“如果我说,它们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呢?”
李明都睁大了眼睛。
时晴向李明都展示了虞国线上数字图书馆中被整理出来的一个文档。她沉稳地解释道:
“夏正的意思,其实是夏历正月的意思,代指夏朝的历法。对于这个历法的记载在春秋或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存在了。说来,这还和孔子有关。”
时晴突然提到这么一个鼎鼎大名历史人物,让李明都感到荒谬:
“儒家?”
文档滑动,屏幕里现出一句话来:
《史记·夏本纪》: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就曾得到过一本夏朝时期的历法。但夏朝的历法在现代已经不存在了。目前我们的文明里,只留存了《夏小正》的一些残片。夏小正也是一本历法,内容已经残缺并夹杂了后来人写的注释,已经不是原本的模样。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认为夏小正就是孔子得到的夏历。而现代的史学家们通常认为夏小正是战国时期或更后的人写出来的,然后假装是夏朝留下来的,那么司马迁也是被民间传闻给骗了。”
“而长历的意思则更为显然,长是时间极久的意思,长历就是未来的历法。不过历史上的长历,偶尔也特指《三五历》,至于三五历也是一本失传了的书籍了。”
历史的烟云笼罩在星星的表面,夕阳洒在列车的窗户上。
李明都说:
“那这些不都还是没有意义吗?”
“不,不,不……这是一个线索,我们先抛去这两个名字的内在含义。现在,我们将这本书也理解一种历书。”时晴认真地看着李明都的眼睛,耐心地说道,“你有想过你翻开的那一页上的那个数字吗?你说那个数字极其大,是三后面跟着好多数的一个数字。我想知道这个数字有多大,是三亿,三千万,还是三十亿?”
李明都没有想起来。
“这非常重要吗?”
她恬静地回答道:
“对于我们理解这本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他犹豫了下,随后坚定不移地说道:
“我得翻开一次,再确认一下。我感觉我现在应该能翻到那页。”
时晴蹙起了眉头:
“你确定你现在要翻那本书吗?这可能是有风险的。”
“我已经想好了。不用担心。不翻开的话,我不能确信。”
时晴便对着外面比了比手势。有个士兵便把手提箱重新提了过来。
时晴打开手提箱。
夏正,通书或者长历,就静静地躺在箱子的中央。
李明都颤抖地取出这本妖书,将之放置于小桌上,几根手指插进了不同的书页里。随后凭着自己的感觉一翻,果然真就翻到了那一页。
上面所标识的数字依旧是356764222。
依旧是歪歪斜斜的用他熟知的中文所写出来的一行字:
“夏,登上明星。”
时晴举起玻璃板电脑,把这一面拍了下来。
她检查了照片没有出错后,折起了屏幕。而那本历书则重新被装进了箱子。箱子很快就被带走了。
最后的暮色洒在两位乘客的身上。遥远的群山叠嶂,还有上面块状片状的田野在即将到来的夜幕里都陷入到暗沉的紫色中去了。
时晴说:
“我们的学者认为这可能代指了三亿五千万年后。”
李明都吃了一惊,不可置信地大问道:
“为什么?”
“你还记得我问你的许多问题吗?我们非常幸运……你能够记得那么多关键的信息。这些信息为我们的判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我也能复核一下答案。”时晴从容不迫地说道,“首先,你提到了碳三植物与碳四植物的区别,是吗?”
“是的。”
李明都点了点头。他对这些内容记忆犹新。
谢时晴说这是一个次级的证据。她说:
“在人类对未来的预判中,大概是在六亿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会低于维持碳三光合作用的临界阈值。届时,一切现在形式的树木和森林将不能再生存。而碳四光合作用植物,在二氧化碳浓度的标识上,可以活到八亿年后。”
六亿年和三亿五千万年内是个差距过大的数值。
时晴解释道:
“但大气的成分容易受到生物的影响。生物圈的运动会极大地干扰判断。”
李明都不能确信。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