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剧透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最新章节。

“报,主公,张将军带着五百骑兵杀乌桓去了!”

那副将一路飞奔,直奔厅堂报告刘备。

“什么?”

刘备听闻,直接蹦了起来。

“五百骑兵?对方可是三千多啊!”

程普大惊失色,纵然张飞勇猛,可这也过于托大了!

“走了多久了?”

关羽倒是比较冷静,赶快追问,要是张飞没走远,那就赶紧去把他给追回来!

“刚走。”

“为何不阻拦他!”

刘备此刻也动了怒,张飞私自出兵,本来已经很过分了,而且他还过于托大,就带了五百骑兵!

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此刻刘备大怒,一半是生气张飞擅自行动,另一半也是担心张飞出事。

他们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誓同生死,要是张飞出了什么事,他和关羽岂能苟活于人世间?

后世人人都说“宁学桃园一捧土,不学瓦岗一炉香”,刘关张三兄弟生死相随,原历史上刘备更是为了给两个兄弟报仇,拼着一辈子基业不要也要和东吴决一死战。

虽然有些不理智,但有这样的大哥,岂不是幸运?

“这……张将军不走远,小的怕挨打啊……”

那张飞的副将尴尬道。

“好,你下去吧,速速带兵马去接应翼德,对了,德然,你从那条路逃回来,路上可否有便与伏兵之处?”

刘备如今也算是经历了风浪的人,他知道,现在贸然去追,未必追的上,就算是追上了,也未必能挡得住那些乌桓。

这些乌桓若是击败张飞,势必士气大盛,到时候乘胜追击,不好阻挡。

刘备想要派程普、韩当率军救了张飞后,把敌人引向一处险要所在,再让关羽埋伏在那里,趁敌军没有防备,突然杀出,反败为胜!

“路上有一道峡谷,是通往涿县必经之路,只能并排同行三骑,峡谷上方可以埋伏。”

刘德然若有所思的说道。

刘备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德然,你什么时候也知晓兵事了?”

刘备对这个几年没见的族弟有些刮目相看,想当年这刘德然跟着刘备没少走狗斗鸡,也是学无所成,后来被刘元起送到了代郡一位故人那里当郡吏,没想到几年不见,这小子还有点长进。

“兄长,代郡也是异族时常侵犯之地,这几年在代郡当郡吏,见惯了阵仗,这看的多了,自然也懂了一点,但也远不及兄长啊,我听说兄长三千破八万黄巾军,真乃是神人也!”

刘元起对这个从小一起走狗斗鸡长大的族兄现在是满眼的崇拜,想当初刘备门口有一株千年古桑,他爹刘元起就说古桑庇护刘备,日后刘备必成贵人。

现在刘备在刘德然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昔日的李广、卫青。

“事不宜迟,我等速速上路!”

刘备带着关羽、程普、韩当与五千兵马迅速追赶张飞,其中程普和韩当率领骑兵迅速在后面去追赶张飞,他和关羽则是带着大队步兵在山谷中埋伏。

此时,张飞正在大路边的树林里面埋伏。

“将军,林中树木丛杂,马跑不开啊!”

旁边一个小卒好心提醒张飞。

“你懂什么?咱们藏在这里,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张飞此刻还觉得自己也会用计谋了,沾沾自喜,殊不知,他这无疑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兵法有云,“逢林莫入”,虽然说他选择在林子里面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带的都是骑兵,在树林里面,根本跑不开。

当然,敌人也不好冲进树林里面,但是敌人毕竟人多,如果张飞能够带着这五百骑兵直接冲进敌阵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以张飞那样勇猛的实力,没准能够打赢。

可是他们下马埋伏在树林里面,就算是放箭,那也不可能一次性射杀太多的人,还要上马,杀出林子,这一套程序下来,敌人恐怕早就反应过来了!

突袭,要的就是突然性,骑兵突袭更是要突然性和冲击力,才能一举击溃敌人,打出八百破十万的那种效果。

而张飞的做法,完全是把骑兵的优势全部给搞没了!

汉代还没有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所以骑兵在马背上要靠双腿的力量去夹紧马肚子才能不掉下去,还需要腾出一只手握紧缰绳。

所以,他们用来持械的,只有一只手,往往只能够拿一支长矛或者一把刀,靠着马匹冲锋的力道来杀敌。

这种骑兵,一般称为“突骑”,靠的就是速度和冲击力。

而只有少数膂力过人的战将,如关羽、张飞一般,可以仅凭借双腿夹住马腹就能稳坐雕鞍,腾出双手双持武器的将领。

而乌桓人则不同,他们在马背上长大,就是躺在马背上睡觉都不会掉下去,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马背上腾出双手,开弓射箭。

骑射,这边是游牧民族和中原汉人的骑兵战术的最大不同,早在汉武帝远击匈奴时,匈奴的骑射就让汉军吃了大亏。

后来汉军虽然有心学习骑射,但是,在没有马蹬的情况下,这需要极其强大马术支持,难以普及,所以张飞手下的也都是突骑。

作为突骑,无法发挥冲击力,面对乌桓的三千人人都会骑射的骑兵,数量还是张飞部队的六倍。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剧透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魂破九天秦朗

浊酒一湖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承包大明

南希北庆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开普之鹰

鲇鱼头

蝉动

江苏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