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第243章 汉胡分治

建兴三年,四月

魏延在夺取云中后并没有立即向定襄进军,而是在云中郡暂时停留下来,开始着手处理河套地区的胡人事务。

原因也很好理解,河套地区这块膏腴之地总不能一直让胡人占据着吧,久而久之恐怕又会变成之前那样,那他费尽心机收复河套的意义何在呢?。

而如何开发地方,将大汉的包袱变为助益,从政多年的魏延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尤其是在开发环境恶劣的边塞地区时,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往往能使这里很快繁荣起来。

其实魏延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将原本贫瘠的地方变成一块可口的蛋糕,吸引中原腹地的士商们蜂拥而至,当有了士商,自然就有了产业,有了产业自然就需要产业工人来,有了产业工人聚集,城市自然而然的会拔地而起。

如此几十年下来,再贫瘠的地方也会繁荣。

就比如曾经蛮荒的南中、交州地区,当年可是南蛮遍地走,野兽不如狗,瘴气处处存,一副蛮荒的模样。

但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季汉的外贸拳头产品蔗糖、丝绸开始发力,作为生产原材料的甘蔗、桑树的需求自然猛增。

自刘备称帝后,以前难求的甘蔗种植许可证被直接放开,让南中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具有大汉特色的甘蔗种植基地,蚕桑养殖基地拔地而起。

而其生产的蔗糖、丝绸、白砂糖等物,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中亚、东南亚等地赚取大量财富,赚取大量财富的士商们,又会继续扩大甘蔗的种植、蚕桑的养殖规模以求赚取更多的财富,如此则进入了良性循环。

可不管是蔗糖、丝绸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下游都需要大量人力,这就迫使士商们需要雇佣工人,但南中苦寒天下皆知,很少有人愿意来此生活。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用高薪雇佣汉人来管理受工作满十年就可加入汉籍诱惑的蛮人,夷人,寮人,以及东南亚诸国之人,也正是他们的到来,将南中的繁荣推向另一个高度。

至于有没有压榨的情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类的情况在季汉并不多见,因为在魏延的推动下,一部用于保护工人权益的劳动法应运而生。

在《劳动法》中,它明确规定了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都享有平等的人身权益,一天的工作时长都应控制在合理范围,而获取报酬的多少,也应该按照劳动时长、劳动效率分配,这些规定的确能有效抑制压榨情况的滋生。

而南中不仅仅是个孤例,在汉中、凉州、新州等地,因棉花、高粱等新作物得到普及,由此而衍生的纺织业、酿酒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产生的收益极大改善了地方的财政状况。

当地方有钱后,就可进行一系列的基础建设,例如修桥铺路,挖掘运河,兴建水利设施等,从而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经营环境,使地方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另外,魏延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凉州、新州等地发展成塞上江南的想法,这一点别说现在,连千余年后的未来都尚未完成,他只是想让这些地方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能反哺中原王朝,扭转中原王朝包袱的尴尬定位。

如此一来,这些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也会得到同中原一样的重视,而不会出现放弃的言论,对维护华夏版图的健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有南中、汉中、凉州、新州的例子在前,魏延当然会选择以相同的方式来发展河套,不过魏延没有选择适合北方种植的棉花、高粱等作物,因为在河套地区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以现在的开采技术而言,这里的资源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很显然,魏延已经将并州的发展之路规划好了,就是利用便于开采的煤矿,便于冶炼的赤铁矿、褐铁矿等资源,将这里变成大汉的重工业区,为大汉迈入工业化时代注入澎湃动力。

既然魏延要搞重工业,那稳定的大环境就必须建立起来,否则徒耗财富不说,还有可能成为敌人反抗的资粮,那作为河套地区祸乱之源的胡人,首当其冲是要被彻底清除的。

四月中

魏延以凉州之乱为出发点,表示大汉以前的对外民族政策多以教化为主,手段过于柔和,导致胡人逐渐丧失对大汉的敬畏之心,所以其常常反复,杀害边关长吏,劫掠边地百姓,侵占我华夏疆土之事屡见不鲜。

最后得出结论,一味的仁慈换来不了感激。

然后魏延又以季汉举例,表示自先帝立国以来,季汉始终以强硬的民族政策来治理胡人,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南中没有出现某些人口中的大动乱,相反以前天天发生叛乱的南中,这么多年只出现过一次受到外敌煽动的叛乱。

南中的百姓安居乐业,士商往来无所忧,再加上仆水被马良成功打通,南中成为了益州和交州的中转站,如今的南中已经有成为季汉下一个经济中心的趋势,发展不可谓不迅速。

凉州也同样如此,自西征覆灭了祸乱之源西羌后,凉州再也没发生过叛乱,并且在凉州刺史杨任带领下,汉人和胡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携手建设新家园,已经让凉州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得出结论,强硬的民族政策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良药,才是维持国家安定的基石,才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唯一办法。

于是一则由魏延起草,魏延同意,魏延推动的《关于治理大汉胡人的若干办法》火热出炉,并先行在并州地区实施,至于其他地区等刘禅盖了章再来也不迟。

在《办法》中明确规定,从即日起,季汉境内开始施行汉胡分治的方针,即根据现行的户籍政策将胡人家庭与汉人家庭区分开,然后将胡人家庭迁移到指定聚集地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为降低胡人的抵触感,增强归属感,大汉会选拔胡人为地方长官来治理当地的胡人,施行以胡治胡的方针,杜绝因风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以方便民族政策更好的实施。

当然,魏延将胡人聚集到一起只是为了便于管理而已,并不是监视他们,所以居住在此的胡人可以自由外出,可以同汉人通婚,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参军报国,同时也享受法律保护。

不过他们同汉人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上,这些东西不影响基本生存但会让人感到恶心,毕竟大家都是广义上大汉子民。

凭什么汉人上学学费减半,而胡人上学却要全额;

凭什么汉人生孩子不但能减免赋税,还能得到官方奖励,而胡人非但没有这些,甚至还要交变换名目的人头税。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是受用,既然得不到想要的待遇,那他们只有去改变,不过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他们只能先改变自己。

于是,与之配套的户籍、婚姻制度应运而生,而它们也是魏延磨灭胡人的一把软刀子。

季汉的户籍制度很有意思,你是汉人还是胡人,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你的父亲,丈夫,儿子这些人说了算。

只要户主是汉人,则全家为汉人,反之户主为胡人,则全家为胡人。

而婚姻制度则强调了近亲不许成亲,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不管有什么风俗习惯,只要一经发展不仅会强行和离,就连当地负责民事长官也会被一撸到底,相信只要关乎到自己的官帽子,是没有什么政策是执行不下去的。

先从户籍制度上看,明面上魏延鼓励汉胡通婚,但实际上却是单方面的让胡女们外嫁,当她们嫁给汉人后户籍直接变为汉籍,那他们俩的孩子自然也是汉人,直接同胡人断绝了一切干系。

而大多数汉人女子,除非脑袋有问题的一般不会嫁给胡人,因为户籍政策中做出明确规定,户籍转变是单方面,而且一生有且只有一次,一旦转变为胡籍是不能再转变回来,自然也享受不到汉人的一切福利待遇。

而胡人男丁能转变成汉籍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快捷的,就是参军为国征战,只需要参军满五年或者立下大功就能直接变为汉籍,不过五年征战又有多少人能活下来,这里要打一个问号。

另一种是最稳妥,就是在官营或私营的工厂工作满十年,在十年间没有犯罪,积极学习汉文化,然后由民部进行考核,通过者则入汉籍,尚未通过的明年再来。

最后一种难度较大,就是成为季汉需要的人才,不管是通过考取功名也好,还是发明创造也罢,只要能得到地方长官的举荐,都能加入汉籍成为汉人。

三种政策各有优劣,但横向对比胡女,他们加入汉籍的难度确实较大,但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加入汉籍,他们大概率是讨不到媳妇的。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这个魏延不一样》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魂破九天秦朗

浊酒一湖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承包大明

南希北庆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开普之鹰

鲇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