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姜齐往事》最新章节。

管仲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一个好汉三个帮,还得需要一些得力的人作为帮手才能实现他给齐桓公划下的蓝图。

根据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人才不仅仅是指组织中最优秀的、已经表现出卓越绩效的少数员工(A类人才),还包括那些构成人才队伍的大多数、有能力且稳定的员工(B类人才)。研究表明,顶级人才在一个有活力的内部员工网络中会变得更加有效。为了让A类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必须有大量的B类人才提供有力的配合和支持。总之,人才不是指最优秀或最重要的少部分员工,相反,人才囊括了能够在当前或未来为组织做出重要贡献的在员工队伍中占相当大比例的各类人才。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想要真正地强大起来成为一方霸主,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一群能臣志士的帮扶才可以,更关键的是还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齐桓公为了完成争霸大业,决心揽尽天下英才,不惜用各种手段向各国招聘精英。

关于齐桓公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小故不少,这里列举一下:

《新序·杂事》记载,齐桓公听闻小臣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亲自拜见,但小臣稷躲着不见,齐桓公一天去了三次都未见到,侍从阻止他,没必要因布衣百姓屈尊。但齐桓公却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能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土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就这样齐桓公连去五次,才见到小臣稷。

齐桓公因求贤若渴举办“庭燎招士”活动,当时,国君在接待外国使者或商讨国家大事时,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这是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但一年过后,没有一个贤士前来。这时,东野那里有个地位低下的人求见,齐桓公很高兴地登堂接见,他问来人有何才能,来人回答:“我会九九算术。”桓公讥笑说:“会九九算术也能算一技之长吗?齐国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来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绝细小的石头,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绝细小的溪流,所以才成为大海,九九算术不算什么,但您如果对我以礼相待,还怕比我高明的人不来吗?”桓公深感有理,便设庭燎之礼接待来人。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四面八方的贤士接踵而至。这个故事类似于战国时期燕召王的“千金买马骨”。

实际上,这些故事的真假已经难以考证,但齐桓公爱才的名声当时可谓是天下皆知,他重用管仲就是最好的最有影响力的广告。很多人都慕名而来,齐国有了一大批人才。

根据《管子》记载,管仲选择了五个得力的助手。

这五个人是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须无、东郭牙。他们各有专长,五人在齐桓公和管仲的带领下,各司其职,最终帮助齐桓公登上了春秋首霸的宝座。

管仲是这样评价他们的专长,“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辩词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他为大司行,掌管国家外交机构;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力,臣不如宁戚,请为大司田,掌管国家生产机构;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掌管国家军事机构;决狱折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须无,请为大司理,掌管国家司法机构;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掌管国家监督机构。”

一个宁戚主管经济、王子成父主管军队、宾须无主管司法、隰朋主管外交、东郭牙主管监察的超级内阁就此诞生。

除了五杰之外,齐桓公的班子里面还有国子、高子、鲍叔牙。公子举、公子开方曹孙宿等人,管仲也是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公子举为人见闻广博而知礼,好学而语言谦逊,请派他出使鲁国,以结国交。公子开方为人机变而锐利,可出使卫国,以结国交。曹孙宿,他的为人有小廉又有小明,十分谦恭而善于辞令,正合乎荆楚的风格,请派他去到那里,以结国交。”

一时间,齐国的朝堂上人才济济,算得上是鸳班济济,鹭序彬彬。

实际上,五杰中的隰朋、王子城父、宾须无在管仲之前,都已经在齐国效力了。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隰朋、宾须无就已经在他身边辅佐他了。齐桓公登基之后,隰朋、宾须无又成为了桓公的重要帮手。王子城父也是在齐桓公即位之前来到的齐国。

王子成父成为了齐桓公的首席武将。

由于史料缺乏,他的功绩多不可考,桓公时期齐国出征频繁,“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令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想必少不了这位名将的身影。

从历史名人的评价中可以得知他文武兼备,是不可多得的顶级人才,大量史料将王子成父作为兵家史上的杰出代表,广受赞誉。夸赞他的除了管仲之外,还有晏婴、司马迁、陈寿等大牛。

晏子王子成父:“军吏怠,戎士偷,则王子成父侍。”反映了王子成父治军之严。

司马迁也高度认可王子成父的治军才能,“齐用王子,申明军纪,赏罚必信”,同时他将王子成父的军事水平与吕尚、孙武、吴起并列,“《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这个王子,就是指王子成父。不得不说,这个评价非常高。

陈寿则从侧面肯定了王子成父,他认为王子成父的军事水平可以和韩信并列。他在《诸葛亮传》中说:“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成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耶?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就是说,诸葛亮手下没有王子成父跟韩信那样的名将,所以大业不成。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那王子成父是不是可以说对于齐桓公来说,就像韩信之于刘邦一样,没有王子成父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

结合那时候的用兵特点,王子成父的打仗风格大概是这样的,对方出三百乘兵车,齐国出三百乘兵车,得胜的总是齐国这一方。齐桓公的战略,他总能很好的执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真正意义上被齐桓公和管仲发掘的是宁戚和东郭牙。

宁戚,是卫国平民。虽然出身平民,然而宁戚没有随波逐流,混吃等死,而是胸怀大志,始终没有忘记读书,一直在为自己寻求展示抱负的机会。

然而在卫宣公、惠公统治下的卫国,宁戚是条龙也得盘着,压根没有用武之地。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宁戚听说齐桓公求贤若渴,宁戚便有了去齐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想法。但是因为他家里贫穷,没有路费,到不了齐国,自然无法让齐桓公赏识。后来有宁戚为商贾趋赶牛车去齐国的机会。这让宁戚终得抵达齐国临淄。

宁戚夜晚就在城门之外住宿,正逢桓公出迎宾客,夜晚打开城门,所有赶车者都得回避,跟随齐桓公的人很多,都拿着明亮的火把。

甯戚站在车旁喂牛,远远望见他心目中的明主桓公,登时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来齐国不久就一睹传奇国君齐桓公的风采。悲的是,等商人们交易完成,他就要跟着去齐国了。作为一名来自卫国的平民,他来一次齐国机会实在难得,下一次来齐国不知是何年何月,甚至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可是面对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接近戒备森严大国君主,更何况给他一个良好的印象,进而让他赏识自己呢。

齐桓公送完宾客,眼看就要回宫了,就在此时,宁戚做了最后一博。他敲击牛角作为节拍,高声唱起了歌,歌声在夜晚的穿透力极强。

这引起了桓公的注意,桓公扶着他的仆人的手走下车说:“奇怪啊,这个唱歌的人非是一般之人啊。”

齐桓公命人将宁戚请到了后面的车子上,然后一同和他回宫。齐桓公回到朝廷,手下人向他请示如何处置从城门外拉来的宁戚。齐桓公相信他的第一感觉,他说:“赏赐给他官衣官帽,我将接见他。”齐桓公接见了宁戚,对他进行了面试,通过考察发现,宁戚真是一个不可多得多人才。

桓公准备封宁戚官职。

群臣们都纷纷劝齐桓公说:“宁戚是卫国人,离我们齐国只有五百里路,不是很远,不如我们派人去打听打听他的情况,如果他确实是个贤能的人,再重用他也不为晚。”大臣的建议,按说一点毛病没有,现在公司招个人还得进行背景调查,保不准会招一个卧底进来。嫁个闺女也得找个姑爷还得打听打听人品好坏。可是桓公拒绝了群臣的建议。他的理由是打听可能会听到一些小毛病,因为小毛病,而忘记人家的主要美德,这就是君主往往错失天下人才的原因。况且一个人很难十全十美,治政只用他的长处即可。于是就留下了宁戚。

宁戚给桓公留下极好印象的那首歌,绝不仅仅因为他的拍子打得好,因为齐桓公什么样的曲调没听过。也不仅仅因为宁戚的音色好,因为齐桓公什么样的嗓子没听过。所以,宁戚之所以能够征服齐桓公的耳朵,只剩下了一个原因——歌词好。

后人考证出了宁戚当晚所唱之词。晋朝伏琛所著《三齐记佚文一卷》这本书上记载宁戚当时所唱的歌辞为:“南山矸(通常指煤生产过程中含在煤中的碎石。),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胫骨),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宁戚把自己比作一条大鲤鱼,可惜生不逢时,没有生在尧舜那样的好时代,搞的现在破衣烂衫,连双鞋子都没有,从黄昏放牛放到半夜,这无边的黑夜,什么时候才可以看见黎明。歌词很好理解,很有针对性,映射时政,说自己生不逢时,时代不好,世道黑暗,看不见光明。宁戚当晚唱这首歌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要是周厉王这样的君主说不定要掉脑袋。可是他遇到的是齐桓公,这就是他的幸运之处。

齐桓公之所以信心满满没有对宁戚做背景调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在此之前,有人已经替他做过这个工作了。这个人还是他绝对信得过的人,这个人就是管仲。

据《列女传齐管妾婧》记载,宁戚午夜在城门外唱歌引起了桓公的注意,桓公委托管仲去“接访”宁戚。宁戚见了管仲,只说了一句“浩浩乎白水”。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管仲之明,也有学问不及的地方。管仲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话他没法接,于是管仲就回到了家里。管仲越想越不对,那个放牛人究竟想跟我说什么呢。吃饭的时候管仲闷闷不乐,这可急坏了管仲的小妾婧儿。婧儿问管仲为什么事情犯愁。管仲心情不好,冷冷地说了一句,“这不是你该过问的。”婧不服气地说:“妾闻之也,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没想到婧的一番话让管仲对其刮目相看。婧说太公望七十岁还在朝歌市场上屠牛,八十就成为了天子的老师,九十岁封在了齐国。由是观之,老可老邪?伊尹是有莘氏之媵臣,身为厨子却能被成汤重用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陶的儿子五岁就知道赞美大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骡子七岁就能超过它的母亲。駃騠(ué tí)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这些人和动物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我这个妾室怎么就不能帮您排忧解难了?

婧大体的意思是说,别把人看扁了,无论老少贵贱之人,都可能有翻身之时。既然婧见识非凡,管仲就把自己碰上的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看看她能不能猜出这个哑谜。没想到这个哑谜对于婧而言是小菜一碟,婧儿一下子就点出了宁戚所说的诗的出处,婧儿笑了说:“人家把心里话告诉你了,你还没明白?古代有一首白水之诗。诗中唱到‘浩浩白水,鯈(tiao)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这是宁戚想做官为国家效力啊啊。”原来这句诗表达的是宁戚渴望得到赏识的心情。

管仲明白之后,向桓公报告了考察的成果,宁戚是个人才。有了国家二把手的担保,所以桓公才拒绝了去卫国对宁戚进行背景调查。宁戚终于坐上了大夫之位,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宁戚当然不仅仅会敲打着牛头唱歌,很快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干,后来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对宁戚进一步使用,成了齐国的经济大管家——大司田,为齐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齐桓公和管仲带兵外出伐山戎,讨蛮楚,镇西狄,威东夷的时候,总是将国政委于宁戚,而宁戚除了保证前方供应之外,总是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解除了齐桓公和管仲在前方带兵打仗的后顾之忧,功劳很大。他有点儿像汉初三杰中管理关中后方的萧何,但他比萧何多了一重身份,农业专家,类似低配版的后稷。

宁戚仕齐后大力推行牛耕代替人耕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此后数百年,齐国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带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四百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84年。因为齐国灭了宋国,实力暴增,秦、赵、燕、魏、韩五国大为恐惧,攻打齐国,这就是影响了战国后期格局的“五国伐齐”。五国军队由乐毅指挥。很快,齐国首都临淄被联军攻占,然后半年内乐毅又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在双方胶着期间,田单使用反间计,利用燕国君主更替的时机,诱使燕王换掉了乐毅。然后,田单在城内搜罗了数千头牛,组成了火牛阵,以火牛阵打破燕军的包围,彻底挽救了齐国的颓势。

田单被燕军围困在即墨长达五年,依旧可以在城中找到千余头牛,足可见当时齐国牛的数量确实不少。而养牛业的发达,则离不开四百年前的奠基人宁戚。

东郭牙是齐桓公时期魏征式的人物。有一天齐桓公和管仲视察工地,两人边走边商量着怎么攻取莒国,最后,他们对商议的方案十分满意,乘兴而归。这件只是两人之间的商讨,根本还没来得及进一步的实施。突然间齐国要攻打莒国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齐桓公不禁皱起了眉头,叹道:“这场仗不好打了,可是奇怪的事,这件事只是我们两人探讨过,为何被人知道呢?”

管仲说身边必定有能人异士,经过管仲提醒,齐桓公想起来视察工地那天,有个服劳役的人多次抬头看他们,应该就是他了。

管仲立马召集所有服劳役的人,挨个审视,发现一人气度不凡,想必是此人是奇人,管仲就直接问道:“我们要讨伐莒国并未对外人提起,您如何得知此消息的呢?”此人正是东郭牙,他答道:“这消息是我传出,我听闻,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猜测,这是我猜测出来的。”

管仲大奇追问如何猜测。“君子脸部有三种表情,一是欢喜,这是参加宴会的表情;二是神情凝重,这是哀痛难过的表情;三是怒气冲天、四肢僵硬,这就是要发动战争的表情。而您正是第三种,而且这个表情的时候你是张开嘴巴, www.uukanshu.com而非闭着嘴巴,从口型看是个“莒”,而常与齐国不和的就只有莒国了,所以我就告诉别人齐国将要攻打莒国。”

管仲不禁佩服,东郭牙通过肢体语言就可以看出这么多问题,于是管仲就把东郭牙举荐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并没有因为东郭牙泄露军国大事而责罚他,反而对东郭牙重用。东郭牙和宁戚一样,也因为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姜齐往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大明:家妻上将军

心中下雨

我的训练家模拟器

疯狂沉默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蝉动

江苏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