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澴河渔家回忆》最新章节。

话说光绪年间,在江南某小县城,有一条美丽的护城河守护着两岸的乡民,河流如一条轻盈的仙子静卧在古梦泽大地上,蜿蜒曲折,水中的细沙如鱼籽一般泛出金灿灿的光,初春早上的河面像刚出锅的糊汤,如同天宫一样仙境迷人,妇女们早早起床,在河边开始了洗衣裳一天的劳作,河里往来着各地的商船,好不热闹。这时一农户屋里传来一声划破天际的婴儿啼哭声,老俩口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微弱的烛光下照映下,婴儿脸颊涨红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农业社会,男孩子意味家族又增加劳动力。小儿子的到来给老俩口带来无尽的喜悦,当即取名叫禾仁官,希望孩子以后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家族的命运。尽管之前他们已经有了大儿子禾仁荃,但他不爱读书,整天跟村里阿猫阿狗打成一片,老俩口觉得他只能延续他们的生活与人生,由于清末人口的激增与外国资本家的介入,土地已经无法再承载更多的农业人口,最好能够学门手艺,种田之外多一份收入。正好有外乡的江浙人在村里的澴水用鱼鹰捕鱼,老俩口觉得这兴许是个好营生,毕竟在那个年代,乡下人也没有多少出路,能够在家门口养活自己实属不易……

禾仁官在老俩口的精心呵护下,从小表现出与非同寻常的聪明,连街道口私塾汤先生对他都赞许有加,并对老俩口说:“你们禾家怕是要出一个捉笔杆子的人了。”老俩口听汤“秀才”一说,想着仁官以后高中能够在十里八乡出人头地,相当的激动,随即决定拜汤先生为师,回家准备鸡蛋与米酒,汤先生毕竟有着读书人的傲气,直接伸手接受老俩口的学费有大辱斯文,但仁官是可造之才,汤先生才愿意接受他为徒。一阵寒喧,老“秀才”的倔强终敌不过一双儿女要养,收下老俩口的学费,语重心长摸着仁官的头:”官儿,老师希望你认真读书,以后考取功名,发达之后不要忘记你这个穷酸的老师。”仁官年纪尚小,不明白老师的期望,然后按老俩口的要求跟老师跪下瞌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每天老俩口早早把小仁官送到街道口,春去冬来,酷暑严寒,澴水就这样年复一年流淌着,用她清甜乳汁滋润着两岸的乡民,小仁官每天早早等着老师起床到来,老师对小仁官的偏爱,也对他比其他学生更加的严厉,只要犯错就要挨打。小小年纪就承担着学习的重负。记得那年秋天,仁官偷偷跑出了学堂,他一人来跑到澴水码头,从河堤走下百来步的台阶,看着船来船往的船夫,吆喝着他听不懂的民谣,此时他像一个快乐出笼的小蝴蝶,在码头上追着商船跑,引得船上的船工哈哈大笑,须不知,汤先生找不到他,急得团团转,赶忙跑到仁官家通知老俩口,乡邻左右到处沿澴水寻找,一路走一路拜,生怕澴水仙子把仁官收走了,码头的热闹也是一时的,如同赶集的集市一样,马上波光粼遴的河面恢复的宁静,鱼儿也快乐出来呼吸鲜美的河水,空中各类鸟也尽情享受这豪华盛宴。小仁官也玩累了,踏着百十来步的台阶往上走,突然感觉好生吃力,好歹也爬上马路上,一路走一路玩,回到了私塾,远远看见汤先生拿着戒尺,仁官心想:“今天难免一顿罚。”然后汤先生气不打一出,狠狠打了小仁官屁股上,小仁官倔强得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汤先生口里念叼:“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会了逃学,你不想想你的老人每天辛苦劳作供你读书,老师对你殷切希望。”然后汤先生要求小仁官把孔子论语抄写一百遍,等安排完这一切,汤先生马上赶往河口村,对老俩口说小仁官已经找到了在私塾,众人的心才放下,纷纷感谢澴水仙子对小仁官的保佑。小仁官晚上回家吃饭,老俩口看着他肿起来的手指(罚抄论语),身上的红印,心疼不以,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全然忘记教训小仁官,就这样小仁官在家里躲过一劫……

仁荃长大成人了,也自己单干了,在清澈的澴水中捞出各类鱼啊、虾啊养活自己,对仁荃来说,澴水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生活,他没有仁官的诗情画艺,只希望每天能够打点渔,他也疼爱自己的弟弟,时常卖完渔货跟弟弟买些吃食,弟弟也会说:等我考取功名,一定不让你在澴水中受苦。望着哥哥被澴水侵蚀的双手,心里顿生爱怜,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仁荃每天在婉蜒曲折澴水河讨生活,小仁官也有十来岁了,汤先生让他参加当年县试,很快仁官以全县最小年纪在县试中胜出,成为童生,汤先生激动热泪盈眶,自己辛苦耕耘终于有了收获,小仁官也是汤先生教书生涯中唯一也是最优秀的学生,以致多年以后汤先生仍会把仁官考中童生的成绩装裱悬于私塾的前厅。老俩口也特别的高兴,马上宴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这时有很多从未来往的亲戚都跑得来道贺,在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乡情还是很浓的,有事大家都会一起帮忙庆祝,有困难乡里乡亲也会帮忙。

然后就等着8月份的府试,汤先生鼓励仁官再接再励,争取考上秀才。遥想当年,汤先生也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年纪去汉阳府考试,当时他是县里最优秀的读书人,只是可惜最终结果汤先生离秀才只差最后一名,排在他前面居然是县里被学政大人批评狗屁不通张员外的公子,他居然考上的秀才,而满腹经纶的汤老师居然落榜了。县里的读书人都不耻张员外的做法,这就是文人的清高,他们一致认为汤先生才是当之无愧的秀才。后来他又参加了几次,依旧不中,渐渐的家里也养不起一个长年不能挣钱的年青人,然后他就结婚成家,因为没有其他的本领,又不愿意与贩夫走卒一起谋生,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开了一家私塾,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年青人就这样埋没在乡里。

终于到了府试的日子,8月份的江南闷热难当,澴河水被骄阳晒得沸腾起来,沙滩的沙子可以烫脚,两岸槐树上的知了发出刺耳的怒吼,使炎热的夏天更加让人们烦躁,但这阻挡不了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都在澴河里尽情的嬉戏,打鼓球,扎猛子,摸鱼摸虾,这是小伙伴消暑最好方式。小仁官也想去河里玩水,被老俩口制止,因为前几天这条河里已经吞噬几个小孩子的生命。小小年纪的仁官就在村里与其他小伙伴格格不入。汤先生叫小仁官做好准备去汉阳府,老俩口有些不忍,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让他大点再去考试。汤先生说仁官以后有大出息,你们不要误了他的终生。老俩口觉得汤先生是全县见过大世面的人,都很相信他,就没有说什么,跟仁官准备路上的吃食与少量盘缠,汤先生也把自己多年微薄碎银拿出来,可能在他眼中,仁官就是以前的他,他一直怜爱的自己的学生,尽量汤先生家里还有一儿一女。

仁官坐着仁荃的小渔船,第一次与澴水这么亲近,船在水中游,岸上一排排老槐树如同列队的卫兵一样,欢送一位远征的少年。小仁官心情颇好,想起了曹植《洛神赋》,诗兴大发。仁荃叫仁官坐好,小心掉河里了,仁荃每天澴水上跑来跑去,早已厌倦了,仁官却都是新鲜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多年以后的他也这样在澴水上讨生活。船很快到了码头,仁荃把仁官送上了洋船,叮嘱弟弟出门在外千万小心。仁官坐着洋船走汉水,跟多年前的汤先生一样,一切都是开始却一切都是在重复,汉阳府比起县里来说,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十里洋场,各种华丽的房子,路上各式的马车,街道宽敞,有洋人,人们打扮也比县里时尚,还有剪了辫子的新派人士,这要是在县里是要掉脑袋的。仁官沿街打听府试的地方,然后住进政府安置考生的驿馆,可能水土不服还是第一次离开乡里的原因,仁官生病了,幸亏有乡人的帮忙,及时送医然后送回了乡里,小仁官的第一次府试就这样折戟沉沙。

仁荃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老俩口开始张罗他的婚事,老俩口家境虽比不上城里的富户,但由于他们的勤俭节约,再加上仁官的聪明好学,名声极好,很快隔壁乡里的女孩子就成了他媳妇。老俩口认为仁荃已经成家,就把田地分了三份,然后择一良处,让他们盖房子,分家单过。也许是分家之后,加上两人年纪小,生活开始困难,仁荃的媳妇杨氏开始跟家里的关系疏远,于是产生所谓的婆媳矛盾,不过仁荃对仁官很好。

汤先生家也有两个孩子,儿子玉锦跟仁官年纪相仿,平时聊得来,他不爱旧式文章,喜欢新式学堂,在省城读书,每个月会回来几天,然后会跟仁官讲许多新鲜的事情,比起四书五经来说有意思多了,但这个不能让汤先生知道,否则的话,王锦跟仁官都要罚站,汤先生至死都认为学而优则会仕,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正巧汤先生回乡下写些牌匾墓文去了(这也算汤老夫子第二职业吧),玉锦放假在家,跟仁官聊起省城的生活,玉锦说:“省城的学堂已经不教四书五经,学的都是洋人的科学。”仁官惊呀的说:“那学这些有什么用啊,又不能考取功名。”玉锦一脸骄傲的样子说:“省城的老师都不用体罚学生,也不会下跪,更不会罚作业,你学了十几年之乎者也,你累不累啊。”仁官说:“读书那有不辛苦的,前有悬梁刺股,后有凿壁偷光。古之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玉锦一听这些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马上对仁官说:“打住,听着你读这些我就头疼,小时候天天被汤老夫子逼着背这些,往事不堪回首啊!”仁官说:“你在省城学的这些,将来准备做什么啊?”。玉锦说:“你不知道的,省城的学堂里男女同上课,有很多的美女的啊,大家一起讨论,一起上下课。你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落后,连东洋人都打不过吗,那是我们的教育太落后,整天学些几千年前老古董的文章,能有什么用,我们学习洋人的科学与技术,可以用来发展自己,武装自己……。”仁官听了玉锦的事情,心里也迷惑,难不成汤先生讲的也有错吗?然后玉锦对仁官说:“我觉得你应该跟我一样,去省城学习,不要待在小县城里面,好男儿生逢乱世应该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哈哈,你毛笔字写得比我好,确实得到了汤老夫子的真传啊,我是学不会喽!”。仁官听了摇摇头沉默了,去省城读书要花一大笔钱,而且从小到大一直被教育着考取功名,去新式学堂读书对一个旧式的文人来说,就像吸空的灵魂一样。

玉锦不听老夫子的话,老夫子拿他也没有办法,汤先生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以后肯定是个假洋鬼子来祸害我们中国人的。即使汤先生再怎么儒腐,他也知道洋鬼子不是好东西,诸好《南京条约》之类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愿意面对现实。可能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通病。汤先生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然后为国为民做一些好事,汤先生绝对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教书育人,碰到街坊有困难,他也会帮忙。他的女儿叫玉慧,平时跟仁官一起在私塾读些四书五经,汤先生不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狗屁逻辑,这么看来他也是矛盾的人。玉慧比较乖巧,秀外慧中,记性与悟性很好,孩提时代一起嘻嘻哈哈的过……

又过了几年,小仁官终于长大了,再一次踏上去汉阳府府试的路,还是仁荃把他送到洋船码头,兄弟之间情谊浓;仁官果不负众望,顺利考中秀才,消息传回乡里,十里八村都沸腾了,汤先生马上去码头迎仁官,那天正好玉锦回来休息,玉慧也在,然后带着去县城喝了湖汤米酒,大家十分开心,玉锦让仁官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要沉浸在自己的象牙塔中,玉慧一脸崇拜望着仁官,汤先生不高兴说着玉锦,你上新式学堂能干什么,以后跟洋鬼子欺负中国人。仁官以后当官可以为国为民办一些实事。正当汤先生与玉锦开始大讨论的时候,县里派人找仁官去县衙登记,以后可以按月领取一定米粮,仁官终于吃上了皇粮。

遇到这天大的皇恩,老俩口自然要像现在办升学宴一样,仁官现在也算半个公职人员,吃上了皇粮,左邻右舍都不约而同过来道喜与帮忙,各自把家里的神仙桌都搬到仁官家的稻场上,稻场位于澴水河畔,可谓是人杰地灵啊,亲友们一边吃着酒席,一边欣赏着南来北往的商贾,左邻右舍有的帮忙去澴水挑水,洗菜,一起做饭宴请着四方来宾,最后还是族长说了几句振奋人心的话:“仁官是我们禾家人的骄傲,300年前我们禾家人背井离乡,从遥远的安徽流落到这富裕的江南水乡之地,十几代人辛苦劳作,才有了现在的河口村,移民的艰辛,客家人的痛,只有我们的祖先知道,现在仁官虽说只考上了秀才,但他还很年青,以后必将飞黄腾达。希望仁官以后多为乡里作贡献。”族长慷慨激昂的发言,引得众乡人一阵热烈的掌声。酒过三巡,典礼也结束了,左邻右舍帮忙收拾桌椅,清洗碗筷,各种泔水顺着之前的沟沟坎坎流入了澴水河,引得各类鱼儿竞相吃食,这就是母亲河,她以独特方式滋养两岸的人民,人们早上洗衣挑水全靠它,然后各种污水又顺着沟沟坎坎回到它的怀抱里,水依然是那么清净,如同仙子一般。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澴河渔家回忆》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More+

缘:本如此

王陈羚亦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骑毛驴去天堂

我有一个虎鲸人格

葱油饼快跑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躺平青年啊

神豪从军训主播开始

廖不十

我,反派他爹,夺走儿子白月光

双什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