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情非得已续爱愁》最新章节。

袁连强平时除了写作看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浏览网页上。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关于德国作家黑塞的文章。他前一阵根据网上看到的信息去搜索过黑塞这个名字,所以他意识到这可能是网站推送给他的内容。

本来他只打算随便作一个了解,可是里面的内容却一下把他吸引住了。文章里说,黑塞也曾经是重度抑郁症患者,而且年轻时因为神经衰弱住过精神病院,成年后曾经作过十几年的心理咨询,后来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文章又一下把袁连强的视野打开了,过去人们普遍只知道约翰纳什是从精神病院走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又多了一个黑塞,这对于袁连强的精神病学研究是一个促进。

于是他立刻去搜索黑塞的名字,不过在黑塞的百科词条里面,并没有看到他年轻时住过精神病院的痕迹,只是提到他成年后作过长期的心理咨询。

于是不甘心的袁连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黑塞年轻时住精神病院的经历。这下,就被他查到,黑塞在十六岁时,因为神经衰弱曾经在一家精神疗养院住过。成年后,与荣格结识,长期和荣格有往来,并长期接受荣格的一位学生的心理咨询。

黑塞的故事是对袁连强有启发的。过去接触的一些病例,一般都是生存在精神科药物有突破性进展之后的人,所以那些病例是有药物可以依赖的。而黑塞生活的年代,精神科药物还不普及,而他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战胜自己,最终活了八十五岁,是很难得的。

知道黑塞的故事以后,袁连强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就是还有没有其他的在早年住过精神病院,后来又获得了成功的历史人物?

怀着这个闪念,他上搜索引擎继续搜索,曾经住过精神病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次出现了一些结果,大部分是关于约翰纳什的,而在搜索结果的首页的第三条,他看到了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名字,约瑟夫布罗茨基!

于是他去搜索这个人物。让他大跌眼镜的是,布罗茨基曾经在前苏联的精神病院里住过十八个月,受到了折磨;出院后还在坚持写诗,后来被前苏联权威精神病学家鉴定为没有任何价值从而被驱逐出境。

可是他后来辗转来到美国,并且继续写诗,后来在八十年代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些故事都足以让袁连强感到震撼,他更坚定了做好心理咨询的信心。

何病人在微博群还继续活跃着。他之所以活跃,与群主对他的纵容不无关系。袁连强想的是,可能何病人的家属通过和群主建立联系,给过群主一些好处,所以群主对何病人是百般呵护。

而袁连强,却不得不为何病人的状况担忧。因为他是大家公认的心灵导师,又和何病人在同一个群,又和何病人私聊过,他最害怕的是,万一何病人出事,自己的名誉会受到影响。

半年前,何病人一个人跑到了横店,说是要去做群众演员。可是他刚到横店,才晓得须要先在横店呆十四天以后才能接演出。而他租住的房子又特别的冷,冷得他用手机打字都费劲。所以在横店呆了八天没有任何收获后,何病人又返回了自己的老家。

何病人的创业想法,并不是理想,也不是梦想,而可以说是妄想。

从横店回来以后,他老实了半年,没有再往外地跑。可是他又因为自己在大学时参加过系足球队为名头,想立志成为一名足球教练。于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半年内考上足球教练。

可是他的实际情况是,他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且目前连射门都不会,可是他就是要这么想,就是不想吃苦打工,就是要做能出风头的事,就是要进行所谓的创业。

何病人跑到当地足协,询问报考教练的事宜。人家告诉他,想考教练得先进培训班。于是他就等着培训班开课。

等了大约半年,好不容易培训班开课了。他把培训费交了,开始上课了。这下你应该好好学一阵吧?

可是他不是!才上了两天课,他就开始抱怨。说什么上课很枯燥,说什么下午踢球很热没有人送水,说什么老师的工资才四千,说什么学完了还得自己找工作,说什么即便找到了教练的工作,也是教小孩子。

总之,全是丧气话!

有些病友,不知道他病得厉害,所以一看到他有什么新的举动,往往觉得很新奇,觉得一个精神分裂症还能做这些高端的事情很牛,所以就在他后面跟着起哄。可是时间长了,何病人就会无缘无故地败退下来,热闹也就看不成了。

而且何病人因为妄想严重,觉得每天都活在别人的监视之中,这也事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且他觉得,他每天遇到的每个女性,几乎都在对他进行性骚扰。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得很帅。

其实他的长相,最多只能打五十分,而且由于病,他的眼神有问题,所以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凶神恶煞的。脸上的横肉也比较多,三角眼,秃头。

有时他自己会吹嘘自己帅,网友看到会说,你黑不溜秋帅什么啊?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倒是不和别人吵,而是宣称把骂他的人屏蔽了。

其实这种毛病,病人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只要对社会没有危害性,就不必理论。因为就像一个精神科大夫说的那样,人的认知不同,取悦自己就好。

可是何病人是有危害性的。除了前面说过他拿玻璃瓶子砸过邻居的玻璃窗,他还亲自说过,自己打过家附近的小学生。

所以那天看到何病人在群里说,我觉得足球教练没什么意思,还是新技术创业好的话以后。袁连强找了好几个群友问何病人现在呆在哪个城市。因为警察明确规定何病人不能出省,如果他是在外省接受培训,袁连强就准备举报他,因为怕他肇事肇祸。可是群友都在替何病人打马虎眼。

所以袁连强告诉其中的一个管理说,群主和个别管理不分是非,一味护着何病人,万一他肇事肇祸,群肯定会被封,到时群主也脱不了关系。

他说这话之后,自己内心好受一些了,虽然暂时群里没什么变化,但是他确信那管理会把他的话转给群主,他觉得,对群主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因为毕竟群主也是病人。而他更确定,自己才是这个群体的真正的老大。

袁连强在微博群也不仅只是付出,很多时候他也从病人那里学习很多东西。他不是刻意地去学习,而是通过观察微博群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引申出相关的知识去学习。

比如,有次他看到一个病人的网名很奇怪,出于好奇他去网络上搜索了那个名字,结果被他发现,那居然是一本类精神病学的书籍的名字。他从网络上的介绍看到,那书里的内容可能对他的业务有帮助,于是就果断地下单买了这本书。

他后来开始看这本书,看了开头后感觉作者的功力一般,没有太深的启发。不过他仍然决定把这本书读完,因为他想到,未必不深刻的书就没有益处。

有天在看网页的同时,他随手翻了翻身边的这本书,看到里面有书的章节的目录。其中一则是,福柯的困境。福柯的名字他是听过的,他不明白福柯的困境指什么。于是也是出于好奇去网络上搜索了福柯。

看到内容后他才想起,自己过去曾经搜索过这个词条,因为福柯有一部作品叫《疯癫与文明》,是他曾经关注过的,于是他又再次去搜索疯癫与文明。

很快,他就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而且里面提到了一些人名。这些人物都被福柯看作是反疯癫的英雄。

于是他又分别去搜索这四个人物的名字。

第一个是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是一个德国诗人,出生于一七七零年,二十八岁时患上了精神分裂,三十七岁开始生活不能自理,曾经住过精神病院,后期住在一个木匠家里并在那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岁月。

第二个是奈瓦尔,这位法国诗人出生于一八零八年,三十三岁和三十四岁时两次精神失常,四十三岁时复发,四十八岁时上吊自杀,可是他的诗歌对后世有影响。

第三个是雷蒙鲁塞尔,袁连强去搜索他的名字时,没有发现有关于他的词条,于是又去搜索鲁塞尔精神病。这次才看到一些关于他的介绍。这位文学家出生于一八七七年,精神科医生一直认为他有病,后来等他终于想要去治疗的前夕,在他五十六岁时,他被发现死于自杀。

第四位是阿尔托。这位法国导演四十岁时患上了精神分裂,曾经在精神病院住过九年的时间,后来被友人从医院接出来之后没多久,就抑郁而死了。而他作品在他死后集结出版。

这几个人物,都是袁连强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于是他花了一些功夫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他怕将来有一天别人向他提起他们的名字时他因为不了解而露怯。

袁连强关注每一个有过精神障碍的人,而这四个人物,也可以算是历史上的障碍者,他觉得他们和他的病人是同一类人,而这四个虽然有病,虽然生活在精神疾病还没药可治的年代,但是依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他个人认为他们的故事可以用来去鼓励自己的病人与病魔战斗。

每次有这样的新发现,他都很开心,因为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对病人的了解更深了,他的视野更宽阔了,他对疾病的认识也更深入了。

几乎网络上所有的关于心理学与心理障碍有关的话题都会受到袁连强的关注。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也是他的专长所在。

在搜索到前面那四个病人的第二天,他又在看网页在时候,偶尔看到一个标题,心理学家的三个儿子居然都是抑郁症。于是他立刻点开去看。

原来文章讲的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约翰华生的故事。约翰华生在心理学领域还是有建树的,可是他在母爱的作用的研究上却走入了死胡同。他主张婴儿唯一须要的爱就是食物,所以母亲只需要提供食物而不必管其他。而且他在养育自己的三个儿子时就是用了这一理念,结果三个儿子,两个自杀,一个流浪,都没有成功。这是一个有点讽刺意味的故事。

后来取代了华生关于母爱的理论的是哈洛的研究。哈洛通过研究和人类基因百分之九十四相同的恒河猴,用比较心理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婴儿对母爱的需求,就是对食物、运动、玩耍的需求。而且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

这样的故事,依然对袁连强有益处,也扩展了他的视野。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情非得已续爱愁》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关阅读More+

这主播真狗,挣够200就下播

吉牛

文娱:开局拿杨老板小金库搞投资

诸葛黯

噬天龙帝

掌上宝

重生:从拒绝结亲开始

两个木鱼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写写小说练练笔

重生印度当首富

理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