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职路广阔》最新章节。

在“职教20条”发布刚发布的时候,滨海电信高等专科学校就如何高质量的实现发展进行了全校上下的大讨论,并且最终确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别是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服务地方能力,参加技能竞赛带动人才培养。

现在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校领导们商量着有必要进行一下系统性的总结梳理了。这样,可以把好的方面进行推广,实现更大的进步,做的不好的方面进行调整,及时弥补不足。

而且,在后来的“双高”建设名单发布后,学校通过任务分解,已经把各项工作分配到系部。各系部的进展情况如何呢?也需要进行一下汇报与对比了。完成的好的自然是要受到表扬与支持,完成的不好的就要进行批评与整改。

各系部的主任们,甚至是学校里的普通教师们都能够明显感受的到,学校的领导比以前更加的务实了。

总结大会的时间定在了周三的下午。

虽然这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天气的温度升高了不少,但是甄主任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暖意。在去往会议室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再次合计着系里能拿得出手的成果,不禁有些丧气。一年来的时间里,就连寒暑假都完全没有休息,带领着其他几位系领导和骨干教师全力以赴,结果却并不乐观。

他仔细的回想着一年来的种种努力,特别是在“双高”动员会之后,系里重点推进的校企合作工作,虽然不能说是毫无进展,但距离预期目标可以说还是相去甚远。特别是他自己亲自对接跟踪的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想起来心里甚至有些懊恼:

这是一家提供智能装备和加工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在省内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系里的不少毕业生也都在这里工作。按照主管部门的政策建议,学校应该优先和这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于是他亲自出马,先是联系到了公司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毕竟人事主管每年都会到学校进行招聘,也算是熟人了。人事主管与甄主任一番沟通之后,答应先向公司领导做一下汇报,然后找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甄主任终于满怀期待的等到了与公司总经理的面谈。在听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对合作的期望之后,可以说是既看到了希望,又感到了困难,而这种希望又在了解了企业的新员工培训流程和参观了企业的各种部门之后变得渺茫起来,光剩下了困难。因为无论是从培养出的学生的情况还是学校在技术服务能力方面,都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最后,人事经理向甄主任透露了一些实情:公司对于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只不过是管理部门有要求,需要公司完成一些合作指标,今年完成的指标数量已经超额了三倍了。并且,基本上都没有实际进展。因为公司发现学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学生的水平很难达到公司的要求。

这不是陷入了悖论吗?学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可是企业因为学校的学生质量不高不愿意进行合作。而现在不管其他方法手段的培养效果怎样,如果没有校企合那就会在根本上否定办学质量。

到底该从哪一环实现突破呢?

已经坐在了会议室里,甄主任还没有从纷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来。他又想到了另一家企业,这是系里一位老师介绍过来的,注册地址在外地的企业。这家企业对于合作还是很积极的,老板多次直接到学校进行商讨和考查,并且提出了要和学校共同建立实验室等规划,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条件,包括老师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技术服务,能够允许学生进行兼职等。这些都是学校能够满足的条件,于是合作协议很快就签订了。但是,随着后来深入的了解,甄主任发现这家注册在外地的企业,并没有多大的实力,在外地注册的公司接近于空壳,而学校里的实验室竟然成了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学生则成了廉价劳动力。尽管如此,总算是聊胜于无。何况老师和学生们总算是能够得到一些实际的锻炼机会,也就只好让这样的合作继续下去了……

一阵掌声响起,打断了甄主任的思绪,他才发现领导的开场讲话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各系部成果通报了。这下,他已经顾不上闹心了,各项糟糕的成果数据怕是要让机械系和自己这个主任遭到点名了。

当周校长把学校办公室整理好的表格放出来的时候,甄主任反而松了一口气,机械系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没有差到离谱,其他系部的成果也基本上和自己之前了解的差不多,看来其他几位主任反馈的情况都比较真实。之前,他还担心大家都是有意保留呢。

校企合作方面,各系的合作单位都是20家左右,除了计算机系有一家合作企业属于行业龙头企业,外旅系与一家知名连锁酒店合作以外,其他的系都没有重点合作企业。普通企业方面,机械系是26家合作单位,排名第三,也算是差强人意。

其他各项数据,论文、专利、到校经费等方面,都是常规的数据,上差下差并不多。不过也有一些数据被特别的做了标红处理,包括重要的大赛获奖情况,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情况,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全校各单位的指标均未达到预期。

对照着这些数据,周校长说到:“这些就是咱们全校一年来的成绩,不知道大家对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如果你对成绩不满意,是否又对自己的努力程度满意,是否对自己带领的团队工作情况满意。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处在一个矛盾的时期,既好又不好。说它好,是因为职业教育真的受到了关注,受到了重视,各级政府也在真金白银的投入,说它不好是因为对比于那些竞争激烈的研究型大学,我们职业院校可以躺平过日子的历史也一去不返了。所有的学校都看到了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再不努力,那很快就会被前面的学校越落越远,被后面的学校追赶超越。”

“大家也都知道,国家和教育部发布了一些政策性的文件,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但是不能因为这就认为能够坐等成功了。就拿校企合作这件事来说,只有我们真正的动起来才会发现,企业对于合作并不是很热心。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我看来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当前的合作模式下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没有解决企业的问题,没有给企业创造额外的价值。只有在寻求合作的时候,我们要设身处地的替企业去着想,才有可能得到企业的信任。我们需要时刻的想到,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够提供什么。就拿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来说,就要想办法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消除“两张皮”现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问题,那就是从根本上找到了校企合作的制胜法宝。简单的校企合作就能发展成产教融合,就可以建立产业学院。”

“说到这个产业学院,现在大家也都不陌生了,很多学校都已经搞了起来。在这里我有一个观点,产业学院的建设,一定要从学校、从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违背地方产业需求……”

周校长从理论上把各项指标建设的重要性和关键点都做了分析,从讲话中可以听出来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思考。他又留出了时间让大家进行讨论,同时也是想要听一听各部门负责人们的看法。

科技处的丁处长最先发言说:“产教融合基地也好,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也好,要想真的建设好,就一定要成为校企双方共同的事,单凭一方去实现,那合作就只是一句空话,协议也就只是一纸空文。现在尴尬的问题在于,以学校牵头建立起来的产业学院,既没办法提供额外的人员编制,也没能力产生经济收入,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让企业真正的投入人力物力来实现双方共管呢?对此,是否可以探讨建立一种具有盈利能力的合作模式,这样企业就能够设立专门用于对接产教融合的岗位,有了专人负责自然就有条件把事情做好。另外,我还想要说的一点是,对比于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盾构装备,从开始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到最终产业化这种典型案例,我们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的起点在哪里?研发,工程,技术,技能几个方面,终点又在哪里?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去空谈合作,也难免会让企业不感兴趣。如果在合作之前没摸清人家企业想要的是什么,那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合作。如果我们有了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我相信不用咱们去找企业,他自然就来找咱们了。”

科技处是学校里面负责推进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对相关的问题研究总结的也自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丁处长提出的问题,是各位领导在实际工作中都曾直接面临的。这样诚恳切实的发言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众人的思路纷纷被激活。

招生就业处的耿处长继续说到:“而且,正像是周校长刚才说的,产业学院的建设要从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大城市的职业院校和小城市的职业院校,需要有不同的发展建设思路。不能一味的强调去对接大企业,而脱离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像是我们滨海这个小城市,当地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行业龙头企业,硬要到外地去把大企业拉过来搞合作,这样的合作也就是停留在毕业生的就业招聘层面上,这样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本就有优势,挑挑拣拣的把一些优秀的学生招走,而真正需要发展的地方企业却留不住人。每年一到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扎堆面向龙头企业,他们供过于求,当地却出现用工荒,无人可用,或者说按照大企业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地需求不匹配。这样的合作对地方的发展意义不大,长久而言,也并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教务处虽然不直接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但其实想一想也能知道,连政府部门招商引资都实现不了的事,咱们区区一个学校要啥没啥,靠啥引进啊?据我了解现在的一些校企合作,主要的一种模式就是订单班,也就是委托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企业参与程度低,难以真正的把且的新技术、新工艺即时的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造成了校企合作形式的单一化,效果的低质化。如果学校能把新技术进课堂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那么在合作中也就不会过度的依赖企业的参与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减轻寻求企业合作的压力。毕竟,学校和企业终究是两家人,各有私心,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教务处的柳处长从教学方面也提出了一点看法,“同时,与订单班不同的还有另一类问题,就是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直接把很多学生放到企业里面去进行简单重复的生产性劳动,这恐怕也有悖于人才培养的初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只是将实习前移,直接用企业的项目来给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注重实践锻炼,同时也要注重从实践中汲取理论,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让简单的重复劳动占据了学生的过多精力。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完善的人本教育,让他们能够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

前面是三个职能部门领导的发言,都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周校长对他们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说到:“各系部的主任们也说一说,有什么想法看法都在这交流一下。”

电气工程系的关主任已经担任中层领导多年了,在一众中层领导中年龄最大,很多事情常能起到带头作用。现在周校长让各系的主任交流看法,他索性就先开个头:“现在我们在和大企业建立产业学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校一企的模式,如果我们能考虑多企融合,也就是与多家企业共同建立一个产业学院,既有大企业,或者外地的龙头企业,也有本地的小企业,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实现更丰富广泛的交流合作,也不会太多的受到一家企业的约束。既然那些大企业可以和不同的学校建立产业学院,我们也可以考虑和不同的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关主任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也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电系所涉及到的各技术方先或者学科专业大多与自动化类的内容相关,这在当前的行业企业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即便是滨海本地的各类中小企业都有旺盛的需求。事实上,这些年电系的企业服务热度也是最高的。但如果在校企合作的考量指标中只关注大企业及龙头企业的话,无疑会让他们今后的工作顾此失彼或者偏离方向。

紧随着关主任的发言,建筑系的温主任也提出了他的看法:“现在的校企合作,各类政策大多是面向学校的,对企业的约束力不足,而且学校和企业之间对接缺乏有效的中间桥梁。除了学校和企业,还应该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应该出台一些针对企业的专项政策,这样才能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只有政府的力量去支持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现在国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对于在企业方面的支持也应该能够及时跟进才好。这样企业在合作中即使不能直接从学校得到好处,也可以得到政策上的好处。这样各方才会都有动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我也认为刚才温主任说的这个政策是一个格外重要的事情。现在校企合作只是教育部门给学校出台了一些政策,看起来只是学校的事情,但是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这件事如果单纯的放在职业教育的范畴来讨论,恐怕就是摆错了位置,有点小马拉大车的嫌疑。大家都知道,国家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只是为了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吗?并不是,那么光把校企合作当做教育问题,自然就会缺乏推动力。产教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产业转型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车辆工程系的柴主任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利好政策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车辆工程系的相关专业,现在最火热最前沿的无疑是自动化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但是滨海市完全没有这样的企业。光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到外地去寻求合作,明显的让他感到力不从心,毕竟企业都是追求效益追求利润的。

“周校长,各位领导,前面大家说的话我感觉听着特别亲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都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也想说几句实话,要是说的不好,请领导们多包涵,多批评。”这一位是信息工程系的黄主任,她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意见:“现在我们面临新形式下的发展建设,各种工作都要有人来做,不过落实起来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过去教完课就完事大吉的想法,其他时间对各项建设工作不闻不问。当然,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能够理解,毕竟在当前的分配模式下,即便是多干了很多的工作,工资也不多拿一分钱。而且,整体来说,现在的职业教育似乎处于一种过于浮躁的状态,各种理论政策层出不穷,一种方案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新的又来了,又要赶紧去迎合,老师们疲于应付,却难以有真正的成效。”

黄主任的话说完,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起来,没有人再继续发言了。现实中常常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人都知道的真话却要当成秘密,即便是在需要说真话的场合,有些内容也不能公开的讲出来,否则就是破坏了规则。

片刻之后,周校长开口打破了沉静,他先是笑了笑,然后认真地说:“黄主任的这个问题提的好啊。人的问题不解决,事情谋划的再好,做起来也会打折扣。这件事其实在学校的党政会议上已经讨论过了几次,也形成了初步的想法,今天既然说到了,我就提前透漏一点。请大家相信,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会改变,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分配制度,多劳多得才是公平公正的体现。老师们有了这样的工作氛围,也才能把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给学生。”

大家听了校长的这番话,心里颇受鼓舞,毕竟在座的都是各部门的领导,今后有了这样一种调节手段,做起工作来自然会更加的方便。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也感受到了众人的心意,欢快的流动着,带的气氛又变的轻松起来。

校长又接着说:“关于接二连三的新任务,大家既要全力的支持各方面的工作,又要自己找到方向和重点。现在这时候机会多,任务重,谁能抢先一步就能在后面的发展中赢得更大的空间。这不只是对学校里的各系部来说,对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还是要请各位看清形式,克服困难,在千头万绪中梳理出一条思路。”

周校长算是用这样一种鼓励解开了前面出现的思想上的疙瘩,重要的是让大家在困难的时候更加的看清了希望。

接下来,其他系的几位主任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但实质性的内容明显的少了,无非是一些齐心协力,寻找方向的表态。

会议最终也就在这样的一片平和积极的氛围中结束了。

最后,周校长又总结说:“……前路广阔,任重道远,但是我们也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具体工作,为了更好的促进与企业之间的互相了解,我们一方面需要充分梳理校内各方面资源,另一方面要深入走访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除了校企合作这个首要任务要不折不扣的推进落实以外,各系回去以后要认真梳理近年来其他各方面的成果,分析教科研建设各方面的典型案例,要形成可以推广借鉴的经验……”

散会的时候,天下起了雨。或许是在会议室里有些阴冷,出来的时候,绵绵的春雨落在脸上,甄主任竟然感受到了丝丝的暖意。

他看见前面是电系的关主任一个人在往回走,就加快脚步赶上去搭起话:“关主任,下一步打算咋干啊,给兄弟支支招呗。”

“www.uukanshu.com嗐,能有啥打算,使劲往前冲,走一步算一步呗。现在这形式变化真的太快了,很多时候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万变不离其宗啊,只要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就不会错。现在看来,这个校企合作我真心的认为是个好事,只不过现在思路还是有些乱。就拿我之前接触的一个大企业来说,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一个系的力量太小了。我想着是不是找机会咱们商量商量,联合起来一起去和企业谈合作。”

“这一点咱俩的看法是一样的。现在学校推行的任务分解模式,虽然是明确了责任,也加强了竞争,激发了动力。但是每个系都要进行校企合作,系部之间各自为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力量分散,而且一些内容重复建设。就像你说的,一个系能有多大的能量啊,很多大企业谈合作的时候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是吧,所以我说咱们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搞嘛。”

“要我看,光是简单的联合还不够。必要的话要打破现有的系部设置和资源配置模式,建立起一套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样才能使产业学院的功能更加完备,服务也更加的高效。”

“老关,这话也就是咱俩说,要是别人不了解的听你这么说,还以为你这是嫌着管一个系不过瘾,想要兼并呢。”甄主任说着话“哈哈”的笑了起来。

“嗐,我有啥够不够的,就现在这情况多大的压力,你心里也清楚。但凡真心干事的都明白我这是啥意思。”

路还很长,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满怀着希望。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职路广阔》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More+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随风漫步

逆袭1988

拾寒阶

超级修真弃少

木木鱼猫

我能看见物价表

十门吹牛

火爆全才仙医

一叶风流

陈东王楠楠

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