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姜齐往事》最新章节。
安顿好了卫惠公,齐襄公可以放心的回国了。齐襄公对卫惠公有再造之恩,卫惠公当然得有所表示,于是他把卫国的祭祀宝器都叫人打包送去给了齐襄公。
齐襄公拿出一部分宝器派人专程送到鲁国去。鲁国人并不领情,在史书上记载说:“文姜请之也。”
齐襄公懂得和鲁国分享宝器。齐襄公与鲁庄公的关系越来越好。公元前686年,舅甥两个联合起来讨伐倒霉的郕国。
郕国再一次放弃抵抗,向齐襄公请求投降。齐襄公单独接受了投降,而将鲁庄公撇在一边。这种“吃独食”的行为有违利益均沾的国际合作准则,鲁庄公的兄弟庆父很不服气,建议鲁庄公趁着齐军没有防备偷袭齐军。
鲁庄公吓得连忙捂住庆父的嘴,小心翼翼把他拉到角落里,批评说:“人家投降齐国而不投降鲁国,是我们的德行不够,齐军有什么罪呢?《夏书》上说,要下苦功培养德行,德行俱备之后,别人自然会降服。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我们现在这水平还是老老实实回去修行,等待时机吧!”悄然领兵回国。
对于鲁庄公的行为,后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注重反思自己行为操行,遇到任何问题,总是从自身出发找原因,严厉批评自己,很少责难别人。在那充满怨恨的杀伐之世,能够不为血气所驱使,不轻易挑起与大国的战争,是明君应有的风范。实际上最大的原因是他不敢惹齐襄公。
此时,中原鲁、郑、卫三个重要国家已被齐国控制,这是后世的齐景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事业,让齐襄公就轻松搞定了。这时的齐襄公虽然比不上他弟弟齐桓公那样的号令天下的大霸主,可也至少一点不比他的父亲齐僖公差。如果不是齐襄公兄妹乱伦这桩丑闻,对他的评价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中原周边楚、晋、秦三个大国,还未染指中原。齐襄公在中原可以说是打一个喷嚏,其他诸侯国就得感冒。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认为:“齐襄公灭纪伐卫又服鲁,几乎成了桓公以前的伯主。”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公元前686年冬天,一场宫廷政变终结了齐襄公的生命。齐襄公随心所欲的执政生涯也走到了终点。
谁能想到,威风八面的齐襄公被杀的导火索竟然是瓜。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公元前687,齐襄公派大夫管至父、连称前往葵丘戍守。
戍守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艰苦到管至父、连称还没有出发就问什么时候能回来。
当时正是七月,万物蓬勃生长,正是瓜熟果透的好时节。齐襄公正在吃瓜,随口一说:“及瓜而代。”意思是说明年瓜熟的时候,会派人去替代他们,让他们回来。
有个盼头,就是好事儿。于是,管至父、连称带着“及瓜而代”的许诺去了葵丘戍边。
很快秋天到了,瓜秧子也黄了,瓜也下架了。
过了冬天,春天到了。两人到就命令士兵开始种瓜。每天对着瓜苗施肥浇水,一点点呵护长大,看它冒芽开花又结果,期待早日成熟。
转眼到了第二年瓜熟的时候,齐襄公并没有安排人去替换,管至父、连称估计国君早就把这事给忘,国君事情太繁忙了,忘了也正常。于是二人请示齐襄公派人接替,齐襄公不同意。也没说什么时候让他们回来。
国君有令,属下不敢不从,但是,戍边是个苦差事,总得有个期限,连、管二将收到襄公的答复后,心中积蓄已经的愤怒终于爆发。
原来你不是忘了啊,而是压根没想着让我们回去,于是两人就谋划作乱。
他们一方面在将士中散布不满,激起将士叛乱之心,同时寻找内援,进行善后。
连、管二人非公室出身,固然可以作乱,但做乱之后不好收场,于是他们想起了公孙无知,公孙无知出身公室,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公孙无知对齐襄公不满,是整个齐国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在此时很是适用。
齐襄公一即位,就先处理了一个人,这人是他的亲叔兄弟,他的叔叔夷仲年的儿子。公孙无知的父亲夷仲年与齐僖公是一母同胞,兄弟俩关系密切,与后世宋襄公和目夷、卫国的公子寿和公子伋、并称公元前X世纪春秋时期公侯三大好兄弟组合,他们兄弟两个的关系颇像清代雍正皇帝和十三弟。
齐僖公对夷仲年信任有加,经常委以重任;夷仲年弟弟也是忠心不二,尽心尽力地辅佐兄长。因此,兄弟二人能够通力合作,也成就了僖公一朝的“小霸”盛世。
夷仲年主要活跃在外交领域,为齐国外交出力颇多。鲁隐公时期夷仲年访鲁,成功地促使鲁国加入郑、齐、鲁同盟,让齐、郑二国在与宋、卫、蔡、陈四国的大乱战中取得了胜势;文姜婚后不久,夷仲年还去鲁国看望她。
齐僖公三十二年(前699年),夷仲年去世,齐僖公把对弟弟的思念都寄托在了侄子无知身上,给了侄子超过自身身份的待遇,侄子的俸禄和服饰都和太子一样。《左传》记为“衣服礼秩如適”,“適”通“嫡”。
比公子纠和后来成为齐桓公的公子小白待遇都好。
别小看这么一个小举措,这对当事人还有旁观者来说,这是一种暗示。不管是公孙无知自己,还是有心的齐国大夫,不免会作出如下解读,齐僖公将无知提到太子这个等级待遇上,会不会是对太子诸儿有什么不满,想废了他改立无知?但是不管怎么说,公孙无知那颗小心脏,从此便开始活跃起来了,生活有了盼头,前途有了希望。
这自然引发了正牌太子诸儿的不满,心中容不下无知的存在,
等父亲一死,第一件事就是将他逐出公宫。公孙无知自幼深得国君疼爱,如太子一般长大,突然遭受这样的虐待,自然是落差巨大,公孙无知因此怨恨齐襄公。这在齐国并不是什么秘密。
得知连、管二人准备杀掉齐襄公拥立他做国君的打算后,公孙无知没有自知自明,竟然做起了做国君的美梦,实际上,连、管二人在齐国的政坛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而公孙无知,只是上一任国君的侄子,这一任国君的堂弟,继承君位还要排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后面。但公孙无知答还是开始了与那两个人勾结。
巧的是,齐襄公有一个姬妾正是连称的堂妹,齐襄公继位后,娶了王姬为夫人,没想到王姬嫁过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去世了。齐襄公没有继续设正宫夫人,在后宫中有名有姓的姬妾就是这位连夫人。齐襄公只钟情于文姜,因此连夫人长期被冷落一旁,公孙无知就主动勾搭上了这个女人,并且许诺如果他杀死了诸儿,当上国君后,一定会封这个女人做国君夫人,如果诺言兑现,连称将来的地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孙无知画的这个大饼,还是有很大成功的可能性,对连夫人来说,诱惑很大。再者,齐襄公的心在文姜那,这是对连夫人的极大不尊重,连夫人不怨恨齐襄公是不可能的。
于是连称的堂妹在后宫做了内应,随时了解齐襄公的一举一动,齐襄公仿佛透明人一般,被杀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他们终于等来了下手的时机。
当敌人在背后策划好一切,毫不知情的齐襄公还在自顾自地狂浪。
在周庄王十一年冬天十二月,齐襄公在薄姑游玩,就在贝丘打猎。
齐襄公和军队、朝臣们暂时失去有效联系,护卫力量也大大削弱。
连夫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连称、公孙无知和管至父。
三人听说齐襄公出宫围猎,便率领徒众准备袭击齐襄公。齐襄公在打猎的时候,脚受伤了,这无疑又增加了自己被杀的几率。
齐襄公为什么会受伤呢?是因为在打猎的时候遇到了一头野猪,这本来是件无甚稀奇的事。在那有大片荒山野岭没有被开发的年代,别说遇到野猪,就算是遇到老虎、犀牛也不是啥稀罕事,但一个随从的一句话,让这头野猪变得比老虎、犀牛还恐怖。这位随从喊道:“这就是公子彭生啊!”
八年前谋杀妹夫后杀彭生当替罪羊的的旧事被重新提起,
齐襄公恼羞成怒,于是引弓搭箭,瞄准了野猪,射了出去。但这一箭不仅没有射死野猪,野猪反而像人一样站立了起来并大声尖叫,在刚才随从的心理暗示下,站起来的野猪更像彭生了,齐襄公吓得从车上摔了下来,摔伤了脚、狼狈不堪地回到了行宫,在路上还把鞋弄丢了。
贵为一国之君,齐襄公当然不至于就一双鞋,但出来打猎,他没有带备用的鞋子。
齐襄公回去后,责令管鞋人费(姓氏不详,名费,一作茀)去找鞋,费去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没找到鞋。这让受了惊吓的齐襄公气不打一处来。他拿起了鞭子,抽打了费三百鞭,费被打得皮开血出。按照刘备告诫经常对手下的武士又打又骂然后继续将他们留在手下做事的张飞的说法。“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看来不用等着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等人动手,齐襄公也得被鞋人费杀了,可后来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另一边,公孙无知和连城、管至父带领兵马朝着贝丘的行宫赶来,到了行宫附近,看到了一个人,原来是鞋人费。齐襄公打完费之后,让他继续去找鞋。费拿着火把,没找到鞋,反而被被公孙无知抓到了。
公孙无知知道鞋人费是国君身边的人,于是他问国君在哪?鞋人费也知道,公孙无知一直对国君不满,现在又带着这么多人来到了国君的行宫,显然是来者不善。看来国君这次是凶多吉少。
于是费说:“我哪里会抵抗你们。”
公孙无知不相信费的话,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想趁机逃脱保命的说辞,说不定他还会去国君那报信,这就会打草惊蛇。但费解开衣服,让他们查验自己的背后的鞭伤,并强调这些伤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鞋子被国君打的,公孙无知一看,费的后背早已血肉模糊,一条一条的鞭痕触目惊心,心想真是老天都在帮他,于是他相信了费的话。费表示愿意和他们一起行动,请求先进宫去。没有人怀疑费对国君的痛恨,也没有人怀疑费想杀国君的决心,于是公孙无知就放了费,让他回到了行宫。如果按照常理,公孙无知和费里应外合,将很快杀死齐襄公。
但费进宫后,立即把情况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虽然得到消息,但脚受伤无法逃脱,这可急坏了费和孟阳以及石之纷如这几个近侍,于是他们想了几个算不上对策的对策,他们将齐襄公隐藏到门后,然后孟阳冒充齐襄公躺在齐襄公的床上,这些对策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但此时他们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于是,齐襄公就躲在了门口,看着躺在床上冒充自己的孟阳,无助的等待着。
东方阅读网【www.dfmsc.com】第一时间更新《姜齐往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